阿拉爱上海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5年11月04日 10:08:40 

  一、【案例成因分析】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离婚后,父母双方各奔东西,忙于自己的工作,大多数无暇顾及孩子,缺少对孩子该有的情感、思想交流。父母的离异让孩子在心灵、情感上已经造成不可弥补的阴影,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托管教育使孩子造成情感的再次分离与脱节,使孩子在情感上极易产生消极、自卑、报复、排斥等心理。对于这种情况下,祖父母会加倍地疼爱受伤的孩子,对于孩子有理或无理的要求都竭尽全力去满足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错误的爱的信息“我所得到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是父母亏欠自己。”自私、贪婪、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逐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滋长,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倔强自卑的性格都是产生与他人沟通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分析】

  1、自卑心理

  单亲子女将自己现在的家庭与原先的相比,与周围的家庭相比,难免产生孤独和自怜的情绪,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心理支撑,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缺乏主动。

  2、冷漠心理

  当单亲子女长期感受到的是家庭生活中不美好的东西,便对生活美感意识缺失,从而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出冷漠、缺乏热情和向上的精神。这种对生活不经意的态度积淀逐渐形成冷漠的心理。

  3、人格偏差

  孩子人格形成的重点环境在家庭,父母是孩子人格的教育者。父亲代表着理性、权威、坚毅、成就的一面;母亲代表着感情、关怀、温柔、亲切的一面。由此渗透的对孩子的爱也是不同的,父爱充满着阳刚,母爱充满着阴柔。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单亲子女由于得不到完整的父母双亲的爱,在人格形成上往往出现人格偏差。

  三、【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难点】

  1、疏远老师、同学与集体,相对自我封闭,使教育难以发生效力

  如果不从自卑、冷漠心理中走出来,单亲子女就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疏远甚至躲避老师和同学,经常独自一不愿意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不关注教育要求,不关注学校班级的活动,教育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也难以发生效力。

  2、无心向学,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家庭的破损一下子打破了原有规律的或美好的生活格局,孩子心中充满惶恐怨恨等情绪,根本无心或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成绩必然急剧下降。

  四、【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案例中的小亚由于父母离异,缺失父母的爱,心灵受到创伤,胆子大,脾气倔,对人也傲慢无礼,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也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小亚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我打算采取的一些教育对策:

  1、偱循善诱,重拾自信心。

  家庭生活的不幸使单亲子女对生活失望,使他们大都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案例中的小亚是个脑瓜很灵,特长众多的孩子,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小亚身上的这些长处,并给予鼓励和赏识,从他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着手引导,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孩子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性。给小亚打开另外一扇窗,让他带着自信和祝福上路,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家庭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2、维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小亚在班里经常与人唇枪舌剑,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这也正是小亚缺失爱的表现,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鼓励孩子在班上多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批评更应就事论事,小亚思想比较叛逆,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过多的批评与责骂,会让他更加厌烦,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班主任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让他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在友善,宽容,平等的环境中,他会成长得更好。

  3、及时疏导孩子父母离异后偏执想法。

  父母离异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走入引导误区:有的对孩子过于怜悯,事事依顺孩子,更有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两种偏激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方面容易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另一方面,如果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过于压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日常生活中及时雨与家长的保持热线联系,互通学生情况,或定期家访,把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如果遇到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缺乏适当监督,应及时提醒家长,指导他们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与新组建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对离异父母怨恨时,要当好协调员,使孩子能体谅出“父母离异是双方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是无奈选择,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会因为父母离异而淡化。

  • 单亲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