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自律的孩子最优秀(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09日 10:24:34 

  我们来看看教育者平常过的日子。同样的事情总是一再出现:孩子又违反约定坐在电视机前,爸爸发现了这个不应该的行为,想制止孩子看电视,于是卷入了一场争辩。争辩大多时候很模式化,孩子在五花八门的理由中游走:"就只这么一次嘛","这是特别节目","其他人都可以看电视"……接下来他拿出情绪的武器,先发动撒娇攻势,然后号哭或者暴跳如雷。当爸爸加入这场辩论时,他已经输了。有些情况,比如不遵守协议,或者逾越了适用的规矩时,教育者必须果断地作出决定,这对于孩子在生活上的芝麻小事尤其有效。看电视,看答应他或协商好的节目,因为过程短,所以不需要理由,做爸爸的要立下行之有效的规矩。这位爸爸应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毫无妥协余地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方法。通常孩子会照办明确而清楚的决定,一旦察觉有些许不确定,孩子就会搬出许多理由。因此,无须争辩,有时候关怀孩子必须要求纪律。

  禁令在教育上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对的,要依照女儿的性情、父母与女儿的关系以及外在的环境而论。一牵涉到安全,就没什么可妥协的。

  教育,是种种对立之间永无休止的相互拉扯消长,父母、师长在许多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该管教引导还是该放任成长;一视同仁或因材施教;纪律还是爱;坚持原则还是殷切关怀;该强制孩子还是信任孩子。取得平衡点不是去计算,而是加以整合,因为这些对立面缺一不可,要建立起真正的教育,就得把这些对立的元素成功整合起来。整合,指的是父母师长在每一次处理时,无论是出于直觉还是理性,都得衡量不同处理方法相互作用的种种理由,不可受制于单一的处理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旁人的眼光会限制孩子的想法。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说:"永远不要拿一个孩子和另外一个比较,只能和孩子自己相比。"这是所有教育都难以贯彻,却又无法违背放弃的原则。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一再为他作出的决定负起责任,即使他不能保证那是唯一正确的决定。父母和老师必须能够再三思考,衡量是否作了正确的决定,而且必须支持自己的决定。比如让青春期的儿子去参加一场可能会醉酒、吸毒的派对,是需要勇气的,前提是对儿子信任,"上帝保佑"。甚至就算儿子回家时有点酒气,也还是个正确的决定。因为,教育必须能为被教育者提供一些考验,也必须允许失败。失败及避免因失败而引发的冲突,有时候比持续的乖巧顺从更能强化青少年的性格。

  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都应该知道,教育要成功,冲突在所难免;教育孩子需要勇气,即使管教会带来不快,但还是要能正视冲突,不轻易让步,也不在众人非议之下退缩。超市、餐厅、火车车厢都是常见的解决教育冲突的公开场所,围观者通常会指责看起来强硬的处理方式。要记住,教育孩子听话,就必须在围观者面前证明你的勇气,在亲戚朋友家等较私人的场合也应该坚持。

  教育的勇气,尤其是坚持"纪律"的勇气。纪律似乎是教育最不可爱的一环,却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纪律所体现的几乎都是大家不太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情:强迫、服从、制止、压抑欲望和意志。纪律将"效率原则"置于"享乐原则"之上,为达目标,应当接受各种节制,甚至必须接受节制。纪律总是始于他人的决定,而且应该终于自我的决定,从外部的"纪律"转为"自律"。对教育而言,纪律,必须出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爱。

  教育者的"说一不二"原则:纪律、公正、控制。定下的行为准则,不能动摇。动摇了,你妥协了,要承担后果的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孩子。比如,你经不住孩子的哭闹,破例给孩子吃糖,那龋齿的后果是由孩子承担的。因为我们之前定下的规矩是为孩子好的。看电视也是一样,不仅破坏孩子的想象能力,还有被动接受很多成人世界的内容,视力会受影响就更不用说了。你不能坚持,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不看电视,那时间怎么打发,这就要问你自己了,你愿意拿出一些时间来读故事、亲子手工、下棋、或者只是玩闹,还是你自己坐在电视前不动,让孩子也被动陪着你看电视。

  • 早期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