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学前班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04月11日 13:54:52

  教养支持:1、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变化,以及科目的增加可能会使去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会出现疲劳、厌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首先我为孩子开展《预备校学生》的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生从中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连解决幼儿的一些质疑因为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小学生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如: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清楚几点上学,几点放学,红领巾什么时候要带,等等……其次,我们将在近期带领幼儿到小学实地参观。 2、为了满足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如: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一些小学活动的气氛,也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上课,每天选一个班长,满足孩子想做班长的愿望,并从中了解小学的班长负责什么工作。

  四、班级卫生安全管理方面:

  学前班幼儿已具有简单的安全知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仍有部分幼儿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与督促。

  1、建立班级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班级日常活动、饮食卫生安全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实施方案为:

  (一).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让幼儿了解安全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预防流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让幼儿养成不撕纸、不扔纸、主动捡地上拉圾的好习惯。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天天强调,并在班级中比一比哪个孩子平时做得最好。

  3、 好习惯从我开始!每天安排值日生擦桌椅,每周五让幼儿擦拭工作柜,让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  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1.  教育幼儿认识交通安全标志,,乘车时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坐时要坐稳,坐好。

  2.  教育幼儿不要在公路乱跑、打闹。不要在铁路和公路旁玩耍。不要随便坐别人的车辆。不跟陌生的人走。

  (三).  培养幼儿防火、防电、防地震等安全意识。

  1.  防火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学会打火警电话(119)。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

  2.  用电安全,教育幼儿不要乱动电器设备,不到变压器下玩。不在电线上凉衣服,如果电器冒烟不要乱动,赶快请大人来切断电源。打雷时不在电线下和大树下玩。

  3. ; 防地震安全。教育幼儿学会看地震前的预兆,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不要急,找最安全的地方躲藏。

  (四).  其它安全方面。

  1、  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轻轻走路,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追逐打闹。防止幼儿从楼梯上摔伤,踏伤。教育幼儿玩大型玩具时要排队,有制序,不拥挤,一个挨一个玩。

  2、教师应加强课间巡视,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首先,让幼儿做到课间不追赶、不爬高、不作危险动作、不玩危险物品,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其次,教育有团结友爱,不打人,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

  3、离园接送时,教师一定要把孩子亲手交给家长,一个老师管好其他小朋友。与家长交流时,一个老师必须在看小朋友,不能两个工作人员同时与家长交流。如有陌生人来接,要问清是幼儿的什么人?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儿。

  4、幼儿离园后,教师要再次检查教室、盥洗室,要关掉电源,关闭锁好门窗后才能离开。

  5、让家长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以及一些防范措施。如熟记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幼儿识别方向,告诫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等。

  6、结合主题"保护自己"进行安全教育周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当心机电伤害、吃药的安全、着火了怎么办、厨房里的安全问题、不招惹动物、不在建筑工地玩耍、不读独自去河边等方面安全。

  五、家长工作:

  每天在接送幼儿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某某表现得怎么样?"或是:"某某这段时间怎么样?以前,我在这方面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很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边摸索、边试验、边总结。现在,我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和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