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提问——让孩子更爱说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03日 10:19:11

  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而提问设计正是反应教师教育的能力与艺术的一个方面,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被动地接受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就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下面我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引发讨论的提问:

  引发探索讨论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如听到故事“三只小猪”后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可根据故事的名称猜想出很多答案,这样既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又使幼儿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再如“认识各种洗涤用品”的活动,在幼儿直接感知洗涤用品给人们带来清洁的同时时,提出“如果没有各种洗涤用品人们会怎么样?”“洗涤用品除了给人们带来清洁外,还有什么作用呢?”等问题,让幼儿去扩散、去讨论,充分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激发幼儿想象的提问:

  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如听了故事“苹果树”后,老师问“假如你是那只小乌龟,你还想用什么办法让爷爷尝到苹果呢?”幼儿发言踊跃,有的说:“不用种直接去买。”有的说:“让小乌龟叫司机去运苹果树”还有的说:“请邮局帮小乌龟把苹果树寄过去,小乌龟不就轻松多了”等等,孩子们都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去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3、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

  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如故事“贪吃的鼠娃娃”时,问幼儿“假如你是那只娃娃,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让自己的身体滚动后玻璃也能滚动起来,这样玻璃瓶直接滚着回到家,剩下来的东西还能以后吃呢”有的说:“我会先叫上妈妈,和妈妈一起把玻璃瓶带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等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4、有助于探究的提问: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例如:听了故事《我也想长大》,为什么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用了很多方法,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大呢?对此,引导幼儿:“看看它们分别和谁进行了比较大小呀?”当幼儿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原来他们本身太小,和很大的动物比较国,才发现自己没有变大,应该和同类进行比较才行。接着又提出“如果他们常常这样做,真得能健康成长吗?”的悬念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再次尝试寻找答案得知:只有科学的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才能真得长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设问,适当的提问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帮助教师针对幼儿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爱说的良好习惯。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