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拒绝和批评孩子的“后果”(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12日 09:32:01

  我们班还有一个叫淼淼的小朋友,他老是喜欢在课上插话,而且喜欢和旁边小朋友打闹,所以经常影响上课的秩序,使得旁边的幼儿也不能静下心来听老师上课。而且他吃午饭也老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饭菜总是吃不完,午睡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老师怎么批评他也还是不管用。有一次,在吃午饭的时候,我发现他还是慢慢吞吞的吃,看他的样子,估计今天的饭又吃不完了。这时我就批评了他,并且问他为什么吃得这么慢,是菜不好吃吗?后来他跟我说,他的饭太硬了,嚼不动。我一看,果然他的饭上面一层是没有水分,很硬的。原来每次轮到给他饭时,都正好铲到一些蒸饭表面一层。后来我们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吃饭时避免把那层硬饭给幼儿。一次孩子的辩解,有时也可以提醒我们许多。

  可见,批评中也要允许孩子辩解,有时老师看到的往往是幼儿行为的结果,而不明其原因,我们应当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前因后果,帮助他们分析,以及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的方法。有时适度的宽容也是一种批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2、批评要公平、公正一天,我经过一个班时,听到老师说:“小钰,快点坐神气了,老师要和你做游戏了。”我一看,这是个平时很乖,很讨人喜欢的小朋友,不过今天好象还在和旁边的幼儿闹着玩。听到了老师的话,就坐端正了。不一会儿,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小朋友成成也讲起话来,这时这位老师生气的喊到:“成成,你又在干什么呢?怎么一点都不乖?”看到这一幕,我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对于不同的幼儿,老师批评的方式截然相反,一个得到的是善意的批评,另外一个却是严厉的批评。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在每个班都会有一些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幼儿,他们或者聪明、漂亮,或者听话、家庭条件好,深受老师的宠爱和关注,同他们聊天、谈话多一些,让他们担当班干部的时候多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多一些,他们可以帮助老师分发学具、玩具,可以当“小老师”看管着其他小朋友,总而言之是多种宠爱于一身,享受特殊的待遇,而当他们做错事时,老师给他们的却是善意的批评或者根本就不批评,这常常引来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这从侧面反映了老师批评的不公平,教师的这种“另眼看待”,会使其他幼儿造成自卑心理,也会使少数“乖宝宝”容易滋生自我中心和盲目的优越感。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好检点自己”,孩子们几十双眼睛注意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必须坚持教育时批评的公平、公正,时刻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态度、言行举止给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3、批评之后,关注孩子的情绪一天,孩子们陆续来到学校,开始找积木搭。我则站在教室里看他们玩。他们搭起积木来都很带劲,玩的也十分的开心。在我安排小朋友的座位时,在旁边桌子上的烨烨抢起别的小朋友的积木来,我看见了非常生气,和她理论,她不但不听还一副很委屈的样子,我拉她到身边,让她靠边坐着反思,惩罚她不许玩积木了。她大声说:“我不玩了还不行!”并跑到座位上趴在那大哭起来了。任凭其他小朋友怎么哄也没有用。总之,这次我的态度让她也很吃惊,并且真得很伤心。 下午,我不带班,看着每个孩子都很可爱。看到烨烨,我想起了上午的事,我笑着问他:“你有什么想法吗?”她笑了说没有。我知道,我的意思她其实没懂。但我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心想:不能让她这样的心情离开幼儿园。我利用在卧室做玩具的机会,把她叫了进来想和她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她的想法。结果她说:“我不应该抢别人的积木,您下午都跟我笑了!”我吃惊的同时,感到很高兴。她竟然没有在意我批评他的话,而是记住了我对她的一个微笑,真是太好了,因为我实在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让孩子心里有阴影!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