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析围棋对弈中的性格养成(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0日 09:13:30

  2、面对自卑、犹豫的孩子。

  有些孩子胆小、怯懦,事事依赖成人。如我班的朱忻怡、居智毅,画画时总是爱模仿旁边的孩子,在计算活动中更是东张西望,最后一个交作业单,说他们不会吧,问问又都会都懂,但他们就是喜欢看别人的,等别人做完了可以自己抄,有困难不会自己的解决,总是第一时间来找老师,唯唯诺诺,上课也不敢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对弈时,这种个性也很显着。他们面对其他对手,明明判断正确却迟迟不能确定。下棋慢吞吞地耗时间。如果这时有个人在旁边支招,他便甘心地做傀儡,不管对错。虽然在对弈之前我们也强调幼儿做到“观棋不语”,但是,观棋不语这一要求对幼儿来讲,显然太严苛,许多幼儿知道但却做不到,一些有主见的孩子不太容易被别人左右,但这些孩子就趋之若鹜,不再自己思考,丧失了围棋对弈的本意。

  因此,针对这些容易受人指使,不自信的孩子,我们常常安排他们面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并单独一张桌子来对弈,没有旁人的干扰,也丧失了可以依赖的个体。刚开始,由于没有他人帮助,他常常在规定时间内不能下完一盘棋,常常是干坐着耗。于是,我们给他们换九路小棋盘,两个幼儿面对面,玩“开花”游戏,即一个棋子被围住后提掉,从简单的提子吃子开始,再加上一些小奖励来诱导,渐渐地,他们觉得下完一盘棋也很容易。下完了,不管输赢,还有礼物。孩子都是喜欢表扬的,成人的肯定能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而对手不强也从一个方面提高了他们胜利的希望,因此,一次次的表扬,一次次的胜利,使他们建立了优越感,下棋也变快了。开花游戏越玩越熟练,这时,就让他们开大花,换大棋盘,给他们一定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下完就有礼物。现在的他们,做事变得有主见了,下棋时果断了许多,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渐渐养成。

  3、面对任性、蛮横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家四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一家六口都围着太阳转。许多孩子在家任性惯了,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赢得起,输不起。有些孩子输了棋就大哭大闹,摔棋打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如我班的张浩炜、陈良宇,为了赢棋常常欺负别人,蛮横地把对方没死的棋子提掉,有时不顾一切地摆上两三颗,输了棋就踢人、打人,把棋弄翻。

  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棋艺较精的幼儿,如张承义、祝臻翔与他们对弈,还适当增加一个小裁判,象球场上一样有黄牌、红牌,如果多摆棋子,黄牌警告,如果弄乱棋子则红牌罚下。由于对手棋艺较精,每一步都计算点数,死活心知肚明,所以他们想耍赖不太容易,而裁判又增强了监督力度,他们有了几次不愉快的对弈后,渐渐明白了耍赖、打人摔棋是没有用的。这时,我们及时陪他们下棋,边下边教,在对弈过程中告诉他们一些实战技巧,如“棋在断处生”“拆飞围空”等,几次对弈后,我又安排棋艺一般的幼儿与他们下棋,由于前段时间的积累,所以这一次轻而易举获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进行教育,告诉他:要想赢棋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学,找机会多练,而哭闹打人耍赖都不管用。现在的他们下棋很少耍赖,面对失败,性情也豁达了许多。

  4、面对骄傲、固执的孩子。

  有些孩子对棋类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围棋也下得特别棒。在班级里很少遇到棋鼓相当的对手。因此渐渐形成了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有时在对弈时也常常执着于一块地的输赢,可谓寸土必争。日本棋手喜欢一句佛学术语“无心”。它描述了一种视世界清澈无比的超自我平静的精神状态,荣辱不惊。它告诉棋手在某一处争强贪胜就会丢失大局。

  因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引用了一些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它告诉小朋友们兔子看不起乌龟,在比赛中骄傲自满,偷懒睡觉,最后输掉了比赛。又如“狐狸与乌鸦”。乌鸦自以为自己唱歌很好听,没想到狐狸骗了它一大块肉。类似与此的骄傲心理会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刚开始我班的张承义、刘宇都属于这种性格的孩子。他们棋艺颇精,但往往执着于一块地的胜负,而且面对一些不强的对手,常常不愿意下。于是在中班时,我们就鼓励张承义、刘宇等专和大班小朋友下棋。他们在对弈过程中输了几次后渐渐明白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大班后张承义主动去实验小学报名,和更强的对手不断对弈,磨练了自己的棋艺。而我们在班中实行的围棋分组,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了全局训练,在练习了“小雪崩”、“双飞燕”等定式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全局观,不再固执地争夺一两处了。在围棋对弈中,我们常常请他们担任小小裁判员,作出公正裁判。碰到了棋艺一般的对手,他们现在更愿意边下边教,颇有小教练的风范。对此,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大家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