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操作活动在数学中的作用(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6日 09:18:23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的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纲要》中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透露着 “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是幼儿知识成长过程无一例外的真理。而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幼儿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幼儿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法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明确数学操作法的目的。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运用操作法的目的是使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我们经常采用的操作程序是:教师讲解演示——提问——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如在“给图形分类”的活动中,安排操作活动的程序是:教师分别拿出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并把它们分别放在盘子里,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图形名称和放在那个盘子里,接着才让幼儿把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放在指定的盘子里。实际上这并没有真正使用操作法,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仍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去发现、去探索的机会。那么,正确的操作程序又应该是怎样的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我是这样安排操作程序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材料、去发现问题,以保证其有较充足的操作时间,此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可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接着是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最后才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形成概念。

  二、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效的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要有层次性。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一、形式多样  走进数学让幼儿在图画欣赏中喜欢数学,让幼儿从喜欢看的画、美丽的图案和图形的组合中寻找数、量、形状等数学内容。如:设计几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画中图形的形状、特征、数量。然后,教师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构建画面,并让幼儿动手剪、贴、拼、画,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让幼儿说出自己都运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那些图形,并能说出他们的数量。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学到数学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目标具体  体验数学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幼儿认知、情感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且每个方面都有一个重点。认知方面,主要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浅显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获得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进操作来获取得,操作可以为从形抽象到数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如:教师将学习3的组成的认知目标定为:引导幼儿将3个物品分成两份,启发幼儿寻找不同的分法,学习讲述分合过程和分合式,初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这个目标找的准确,所以操作性较强。情感方面:包括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制定时主要体现层次结构。如:首先让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进而想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再次能按教师的要求摆放或自己创作。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