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让幼儿乐于操作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8日 09:42:14

  操作活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已为广大幼儿教师共识。我针对本班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单纯地用眼睛看,并不能解决知识内化的问题,即使再用语言表达一下,也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幼儿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需要实际操作物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经过反复地摆弄和探索,把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头脑中进行,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发展数学能力这种特点,对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操作活动的现状进行探索,以达到在操作活动中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的目的。为此我在数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研究:

  1、合理运用操作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育研究和实践表明,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最为突出。把应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根据教育阶段的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育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首先,利用集体操作活动认识梯形的特征,然后,由各种具体的教育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即:(1)从多种单一图形中找出三角形;(2)在各种组合物体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3)利用各种材料拼成三角形;(4)利用三角形组合成各种实物图形。这四个小组中,难度成阶梯状层层递进,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小组,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在操作中可请各种操作较规范的幼儿进行演示,以指导较差的幼儿,帮助幼儿慢慢地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2、恰当选择各种操作活动类型。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设计合适的操作类型,将验证性操作、探索性操作、创造性操作依据教育实际进行选择并有机配合,幼儿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相对自由地进行操作、比较、探索,积累感性经验,并进行有关归纳、概括。例如在按量对应,感知数序的教学中,首先在探索性操作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给梅花鹿点数并排队感知1、2、3有先后的关系;其次,在验证性操作活动中,通过给梅花鹿找家巩固了物体与物体间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在创造性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给4条鱼喂小虾吃,使孩子知道了不单单是1、  2、3之间有数序关系,其实还有更多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在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在此教学过程中,操作过程环环相扣,操作类型相辅相存,幼儿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步步接近和抽象出数字之间数序的数学内涵。

  3、注重操作过程的指导。操作过程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注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效果形成于合理的过程之中。如我在教    数学按大小排序和匹配,操作前:我通过说明给小狗排队时,必须做到排得整齐外,还必须说出你是按照从大到小排队的,还是从小到大排队去贴大小标记操作规则,还提出了在给小狗排队时注意做到速度快,动作轻事项,指导幼儿能独立有效地去操作,使幼儿的“做”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在操作中:(1)鼓励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反复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很难说清楚最大的,大的然后直接说到小的,最小的,我让他们反复尝试,开始时,比较聪明的孩子能区分出来,后来,慢慢地,大多数孩子能区分出来。对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在区分大的、小的上必须进行个别辅导,这样才能使孩子完全掌握。(2)有针对性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帮助其克服操作中的困难,防止包办代替,使微观指导落到实处。在给小狗送骨头时,由于有的孩子没听清楚必须也要按照狗的大小给送骨头,我耐心地告诉他们,最大的应该吃什么样的骨头,然后,大的应该吃什么样的骨头呀,……而没有直接帮他们送骨头,孩子通过自己思考最终送对了, (3)关注幼儿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宏观地调整、控制教育过程,切实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