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要科学化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9日 00:35:28

  内容摘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趣味化和游戏化,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健康,影响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个性的和谐发展,塑造幼儿活泼、开朗、乐观、忍耐的性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幼儿的愉悦情绪。

  关键词:体育活动   协调发展  科学性   实效性

  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体协调发展以及增强幼儿体质的积极手段,但开展体育活动必须讲究科学性,即锻炼的实效性。

  一、开展体育活动要趣味化、游戏化

  体育活动的趣味化不仅能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机能,延缓疲劳的出现,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体育游戏既是吸引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形式,又是练习目的的手段。比如组织练习双脚向前跳,整个活动可以用"小青蛙捉害虫"的情节贯穿进行,这样幼儿就能主动参加活动,而且做起动作来也是形象逼真,轻松愉快,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除了要选择恰当的内容外,其责任心和教学艺术也是此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创设良好宽松的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平整清洁的场地、醒目整齐的标志、色彩鲜艳的教学玩具、欢快活泼的旋律、形象逼真的头饰等等,都能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生动的谈话以及教师充当的角色,也能增强幼儿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开展体育活动要量化、方法多样化

  体育活动,如果活动量过小则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活动量过大,又易造成幼儿身体过度疲劳和损伤。所以有效锻炼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好幼儿活动的密度和活动量。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玩球区"、"玩绳区"、"投掷区"、"沙袋区"、"平衡区"等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班级、分年龄段,充分利用走廊、院落等空间小场地,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合理化,促进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增进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体质。

  三、开展体育活动要经常化、科学化

  幼儿园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可分为早晨、上午、午睡后等时间段,充分考虑日光、空气、水等因素,进行锻炼,以提高幼儿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要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就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科学化。首先,应把幼儿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操节、器械活动、体育自选活动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安排宜多样化。其次,灵活机动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第三,必须掌握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气候、场地、器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活动的生理负荷。第四,加强保护,预防损伤。锻炼与保护是达到同一目的的两个方面。活动时教师要进行周密考虑,选择平坦、清洁的场地,对器材作安全检查,设立必要的活动规则,合理地做好组织工作,防患于未然。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