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4月19日 21:55:06

  摘要:

  在传统的幼儿舞蹈教授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幼儿动作的标准性,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幼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其实,这样已经忽略了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更忽视了幼儿的创造性及表现能力,更谈不上思想感情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在幼儿园舞蹈教育中,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现在进一步总结理论和实践,将之归结为论文。

  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创造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了解灿烂的舞蹈文化,通过学习和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自身舞蹈素质。

  关键字:音乐特点、兴趣、开放性

  大家都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培养好下一代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然而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舞蹈恰恰能够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作为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一、寻找适合幼儿特点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中的音乐同样重要。

  首先,教师在选择幼儿舞蹈题材时,一般要求音乐鲜明,新颖别致,富有儿童情趣,能够活跃幼儿的想象思维。易于幼儿的情感抒发与表达。好的幼儿舞蹈音乐,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的掌握。每个动作都要选择适当的音乐伴奏,让幼儿在音乐中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如幼儿星级舞蹈"小帮手"。舞蹈选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而家长又是幼儿最熟悉的对象,让幼儿通过舞蹈体验妈妈的生活,给幼儿带来惊喜及参与舞蹈活动的动力。舞蹈让幼儿体验了妈妈平时的劳动生活,做了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培养了幼儿关注自己生活环境,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让生活环境直接参与对幼儿的教育。这样的舞蹈,幼儿自然表现出参与的热情,中间再创设一些有趣的小情节,使幼儿的表演更加欢快而活泼。

  其次,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音乐,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幼儿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融汇到舞蹈的表现中去,才有可能有表情和动作的到位。又如幼儿星级舞蹈中"小花猫",幼儿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风格是轻巧、优雅的,自然就会表现出撒娇的情绪,也不用教师去提醒"快乐点"等修饰词了。在这个舞蹈中可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表演。后半段爬行就是让幼儿自由发挥的,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有的结伴玩耍,有的互相撒娇等。在充分体验音乐后,作出自己认为贴切的动作,使幼儿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感情交流,舞蹈时自然会表情丰富,轻松活泼。

  二、幼儿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1.选材恰当是引起兴趣

  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内容上除了应体现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特点之外,还要有学习的目的性及意义。在我校试运行推广的《中国儿童舞蹈》在教材上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舞蹈。这套教材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这套教材中,除了有适合幼儿的音乐,还有每个舞蹈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解析,目的及意义。比如:二星级中的"刷牙歌",音乐欢快,节奏明朗,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们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和怎样用正确的方式去刷牙。这个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平时生活中的问题,找到刷牙的正确方法。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