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04日 10:06:56

  幼儿行为形成的渐进性、反复性决定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的多样。其中,榜样法是经常会提供的方法之一。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首先成为他们最易跟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的生活习惯抓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做幼儿的表率。在个人卫生方面,杜绝了留长指甲、饭前不洗手、用脏手抓东西吃、吃东西后不漱口等陋习;在保持外部环境卫生方面,也注意到了乱丢果皮纸屑及随地吐痰的不良影响,都牢记把垃圾扔入箱、吐痰入盂,过去常有倒剩菜剩饭的现象也不见了,操场上带班活动后乱丢的器械也能及时整理好。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教师们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生活体验法也是常见的训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验讲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长期坚持,潜移默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纲要》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包括常规习惯的养成)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其常规习惯的培养尤应渗透在一日社会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日常社会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在盥洗之前,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进餐时提醒他们不挑食,桌面、地面不掉饭菜,保持清洁;饭后记着漱口,不做剧烈运动。午睡时注意动作轻、说话轻,按时睡觉、起床,不要影响到他人,游戏手工时,把碎纸屑扔入纸篓,活动结束后自己整理教、玩具,锻炼后不猛喝开水等。在各种活动中,使幼儿通过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和坏习惯造成的坏处进行对比,亲身体验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除此,家园合作也是促使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家园的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园教育步伐保持一致,形成共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有效的形成。通过经常与家长互相交流,引起家长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教育态度、方法,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良好的影响。家长还要成为幼儿习惯培养教育的检查者和监督者,配合教师一起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陶行知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对于家长而言也应如此,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修养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形将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忽视"是决不可取的,但也不能期望习惯养成的一促而就,还得尊重幼儿的特点,正视养成过程中的不断反复。因此,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更需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多一些细心和关心。

  参考文献:

  ⑴方明编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1月⑵李冰晖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11年第7期⑶赵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09期⑷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⑸雷玲 《教师要学陶行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