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论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24日 09:14:04

  2.4 美术教育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幼儿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教育活动,就具有形成和发展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特殊作用。美术教育具有愉悦性,无论教幼儿绘画还是教幼儿动手操作,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产生积极幸福地情感,积蓄愉快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稳定的情绪。在美术活动中,许多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都会给他们带来惊喜和追求。同时,在审美活动中,幼儿也可以将心中的不愉快宣泄出来,使幼儿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在美术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们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也要与同伴交往,帮助同伴解决困难,与同伴共同进步。这就无形中引导幼儿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一些良好的品质,如:自信、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等。

  3 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方式3.1 专业化美术在艺术分类中,美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这种被称之为专业化的美术活动大都以思想比较成熟的一部分群体为主,大多出现在中高中、以及大学的美术课程中。而在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中,大多以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为主,并在这种生活化美术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向专业化引导过渡。

  3.2 生活化美术"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就是指,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传统美术活动的材料与幼儿生活中发现的美术元素相结合,挖掘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的活动,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

  "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它注重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回归真实世界,回归幼儿自我。它强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全面地成长,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主人。

  4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4.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的美感体验也处于积极的发展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欣赏美的东西,也要鼓励幼儿敢于把感受到的美创造出来。为了培养幼儿的美感意识,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必须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不论是发现美、欣赏美,还是创造美,都是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的。通过美术教育,幼儿获得了美感体验,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培养了美术技能,就可以将美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怎么把作业写漂亮,怎么穿衣,怎么装饰小房间等等。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2 怎样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呢?

  第一、观察大自然的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旅游或者到社区公园散步,经常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美丽的东西,比如:观察花草树木,发现它们的颜色、形状的独特美,获得积极的美感体验。

  第二、欣赏优美的作品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节目,欣赏电视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并加以评论解说;或者参观艺术作品展览,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艺术作品,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第三、鼓励幼儿创造美在幼儿获得了美感体验,提高了欣赏美的能力之后,家长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并鼓励孩子进行实物写生,把他观察到的美景描绘下来,加以适当的想象,创造美。不妨用孩子的作品装饰他的小房间,也算是对他的奖励喔。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欣赏优美的作品,鼓励幼儿创造美,就会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5 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幼儿画面中反映最多的是什么?是幼儿眼中的世界,是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得到的真,善,美,假,恶,丑。总之幼儿画面反映出的是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是幼儿了解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绘画通过幼儿对社会的观察反映,促使幼儿由个人走向,发展成为完整的社会人的健康心理。例如:一名幼儿画了一幅《警察与小偷》的画面,画的内容是幼儿超市看到的一个场景:一名小偷把手伸进了顾客的衣袋中,在小偷后面站着一名警察,警察的手已经抓了小偷的衣领,周围站了很多围观的人。还有一名幼儿画的是《公共汽车》,这个孩子的妈妈是售票员,他经常乘妈妈的车,画面上画出了乘客在向妈妈买票,司机叔叔在开车。从这些画面上不难看出,孩子的画面是反映孩子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幼儿只有了解社会,在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批评假,恶,丑,,学习做人的道理,才可能将自己幼小的转为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人。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