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幼儿班级管理:大班爱的管理(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16日 19:23:30

  四、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设置了班级明星、班级周计划,月评价、家园共育等栏目,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家园栏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在幼儿园网站班级论坛中,我们还鼓励家长参与关于孩子、班级等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样家园间就建立了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在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上,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教师对家长每天的接待工作,也是一种家园交流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对家长的要做到热情周到。要真诚接待每位家长,笑迎家长,笑送家长,做到手勤、口勤。早晨,孩子入园时,要走上前去主动为孩子脱下大衣,并热情拥抱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下午孩子离园时,要主动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家长有错也要敢于提出,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平时及时沟通共同切磋育儿经验。只要每位老师都能热诚地接待家长,每位家长都会满意而来,满意而归。

  五、对于某一特殊性格孩子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个别与家长交流,帮助家长共同来教育孩子,以减少家长的自卑心理。还有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吵架、打架、摔伤等,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向家长说明原因和经过,用真诚的心向家长道歉、赔礼,争取得到家长的原谅和理解。

  六、环境创设需要"精心"幼儿园墙面的创设

  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环境的积极性,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因为对孩子来说,只有让孩子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创造出来的环境才是他们自己的环境,他们才有兴趣去看、去探索,这样的环境才能实现环境的课程化。因此,我们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能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氛围,满足孩子的身心需要。例:每年的七月,都是大班幼儿毕业离园的日子,三年的幼儿园时光,让他们对老师、小伙伴有着深深的不舍,同时他们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也充满了向往、憧憬、困惑。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毕业氛围,让孩子顺利度过小学前的过渡期,我和孩子们围绕"小学你好"、"准备好了"、"再见了"三个次主题,设计了相应的框架:"心连心"、"离园列车"、"问题树--本领树--友谊树"等方法为幼儿铺路。在充满爱心的框架内展示出了小学的相关图片、孩子们对小学的困惑、孩子们学会的新本领、准小学生的一天、以及"我们在一起"等相关内容。

  七、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小学。

  幼儿园的活动和小学的活动有着诸多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打好基础,也要为了入小学做好准备。因此入学准备是大班必进行的活动。

  小学在孩子的心中是陌生的,因此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十分重要。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克服入小学的紧张感。我们通过学儿歌、听故事、带幼儿到附近小学参观等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对小学产生向往的情感。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玩中学、学中玩。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很强的任务性和规则性。因此孩子需要建立入学必要的意识和观念是: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学习生活的重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幼儿以下行为习惯培养:背书包上学、放学的习惯;整理书包的习惯;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看书姿势……

  启蒙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幼儿园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席谈话,一次同行往往都能把爱传递给幼儿,使孩子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的一视同仁、对游戏、生活的关注和体贴,都能把师幼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把感情鸿沟填平。当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时,他会产生回报的冲动,跨越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在面对大班毕业季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更要具备了对幼儿爱的散播。班级事务做到处处用心,这样班级工作就能在和中求稳,稳中求胜,就能把幼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陈帼眉主编《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出版

  2.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唐淑、虞永平主编的《幼儿园班级管理》

  3.《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