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绘画活动中欣赏环节的指导策略(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26日 11:26:21

  二、欣赏作品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避免幼儿机械模仿范画甚至依赖范画。

  实践中发现,因为范画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幼儿绘画表现的程式化和僵化。绘画作品变得缺乏想像、童趣,幼儿的表现力和想像力萎缩,有些绘画中不再主动地思考、积极地表达,而是依赖于范画和老师,这无疑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宗旨,也引发了大家对范画的抵触情绪。

  2.欣赏内容脱离幼儿生活经验。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惟妙惟肖地描绘门徒的感情与性格,让欣赏者从人物的形态、神情中读懂其中蕴含的故事。这幅画显然不适合幼儿园的孩子来欣赏,孩子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是无法感受其中的意境。

  在学习设计《盘子》时,老师选择了《青花瓷》作为欣赏内容,在充分调动幼儿感受点、直线、螺旋线、锯齿线、城墙线、不规则曲线以及不同粗细长短线条的基础上,教师在幼儿绘画前出示了多幅不同线条、不同组合的范画。结果,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各异,而且组合多样,比先前的表现丰富了很多,而且没有和范画一模一样的作品。

  绘画作为幼儿内心和精神的一种表达,是具有生命和情感的,它传达着幼儿眼中的世界。

  总之,在绘画欣赏环节中,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欣赏内容,并要时刻注意欣赏的导向,欣赏画是幼儿创作的支持,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框框,更不能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适时、适地、适宜地欣赏优秀作品,支持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的作品。

  在幼儿欣赏美的过程中,教师犹如一位美的使者,除了发挥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之外,其本身应是美的化身,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美的偶像。要给幼儿一双审美的眼睛,我们教师要拥有一颗超乎寻常、特别敏锐、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当美景、美慧、美德出现和闪射时,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地觉察,并及时地捕捉,使之成为审美教育的资源和教材。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