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怎样的美术教学有利于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27日 09:22:10

  5.审美性虽然小班的孩子教师要从艺术和幼儿的可接受性两方面去考虑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看不懂,画不出为理由,而忽视美的教育。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人物、动物、事物,从色彩、图案、动静态、进行比较,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因为真正的美感是。

  二、形式有变化幼儿的绘画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又有不同层次的操作形式。由于幼儿班的孩子年龄小,对绘画构图没有经验,不能将视觉的表像与绘图结合起来。这是培养孩子绘画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让他们不断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彩笔添画、印章画、手指画、滚画等。

  三、幼儿美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美术教学方法很多,怎样进行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才有利?给幼儿设计好画形象的方法,教他们依葫芦画瓢,是一种省心省力又立竿见影的方法。从表面看教学很有成绩,家长也满意,但实际上却抹杀了幼儿的创造性与天性,压抑了幼儿的创作天赋。因此,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兴趣、直观、审美性、系统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因材施教,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三、美术作业的多样性作业形式的多样同样可以深深吸引幼儿的兴趣,是一种新颖的方式。比如作业的材料可以打破以往一贯的白纸形式:可以采用皱纸、砂皮纸,笔甚至可以用小喷壶或者吸管滴画来代替;作业创作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个人创作,而是该为以组或是亲自共同创作等活泼多样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综上所述,单一的绘画工具和作画方式只会抹杀幼儿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拓印:一改绘画课的常态,变换了绘画工具和方法,使幼儿通过拓印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并能积极参与活动,乐于表现的能力;帮助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同时能极大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通过对拓印的反复探究,自己去发现探索拓印的奥秘。激发了孩子的情趣并与材料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

  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热情主要来自幼儿固有的自我表现欲望,另外家长和教师的鼓励、支持和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拓印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中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一节成功的拓印课时非常重要的。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让现实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美术拓印教育也可以是这种游戏的一种。"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把拓印活动贯穿于游戏中,通过幼儿主动参与,并摸索拓印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美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