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园美术活动难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20日 11:34:26

  (三)教师缺乏对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功能的正确认识

  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从而有助于激发儿童自主发展的潜能。但许多教师对不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予儿童的学习支持了解不够深入,或是过多地采取集体教学形式,从而剥夺了儿童通过合作与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或是盲目放任儿童自主学习,未能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使儿童明确美术活动的具体目标,从而造成任务目标模糊,儿童学习受阻。

  三、设计适宜的美术活动难度的策略

  (一)活动任务难度的设置策略

  1、部分任务策略。

  部分任务策略是指先呈现部分任务,然后依次呈现其余任务,最后呈现整体任务。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任务本身的负荷。柯查本(catrambone)提出的子目标方法。迈尔(Mayer)等提出的分割技术(seg-mentation)和预演技术(pre-training)等都属于这类策略。幼儿园美术活动任务难度设置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技能技法和创造性表达两方面。基本技能技法的难度一般小于创造性表达的难度,在教学活动的第一课时常以技能技法为主,在第二或第三课时中可以加大技法的难度或者在基本技法的基础上添加创造性表达,也可以加上小组合作等组织方式。如在"剪裁唐装"的活动中,可以采用子目标分解的方法设计成一系列活动。首先可以是让儿童自行画设计图,在强调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让儿童选出本组中最好的设计图;其次是让儿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如何将由小组选出来的设计图画在一张大纸上,以此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三是请幼儿欣赏盘扣并学习做盘扣,将盘扣和设计图搭配;最后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件唐装。预演主要是在活动前将关于活动的

  相关知识作为铺垫,提前呈现,以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使幼儿能更好的完成教师预设的任务。

  2、自由目标策略。

  由于幼儿认知负荷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美术学习中的任务设置应具有层次性,以适合不同儿童的需要。斯万勒(sweller)等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当运用自由目标策略并避免任务过分定向时,可提高学生学习和迁移的成绩。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在避免任务目标过分定向或漫无目标的同时,适当考虑设计不明确的任务或设计多个任务难度序列。由于同一个年龄班中幼儿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如在制作唐装的美术活动中,对于能力强且很早就完成任务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其增加创造性表达或装饰的任务;对于能力弱一点的幼儿,则要求完成基本的造型即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允许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

  (二)视觉化的任务呈现方式

  不适宜的活动任务或材料的呈现会增加幼儿的外在认知负荷,因此改变任务和材料的呈现方式可以降低幼儿所承受的外在负荷。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富幼儿的审美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审美想像和审美创造能力。此外,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也决定了美术活动应采用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常用的任务呈现方式主要有图片、动画及多种呈现方式的综合使用。以图片为代表的视觉呈现方式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激活幼儿大脑中的认知图式,减少幼儿工作记忆中的"冗余"信息,从而降低幼儿的外部认知负荷。但当图片无法很好地呈现"动态"的教学内容时,则需要用动画的方式来展现任务。如在大班美术课"有趣的沙画"中,教师先请幼儿欣赏沙画大师创作沙画的DVD视频,然后再让幼儿自己自由创作。由于任务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单纯的视觉呈现方式有时不能很好地降低儿童的认知负荷,此时,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图片和动画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任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呈现任务时,如果单一的信息呈现方式即可传达完整且明确的意义,即可以独立呈现,避免增加儿童认知的外在负荷。当面对较为复杂的任务时,可以同时利用不同的感官通道,让幼儿实现对任务的多元表征,但多种任务呈现方式最好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否则会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增加儿童不必要的外在负荷的结果。

  (三)对活动任务难度进行评价

  无论是提前对教学活动进行难度判断还是事后进行难度评价,对教学活动改进和完善乃至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前文所谈到的美术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难度设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即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活动进行难度评价的能力而引起的。温妮(winne))指出,完成任务所需的认知过程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认知加工过程的操作步骤的数目;完成这些操作步骤所需的时间;认知过程的结果达到预定标准的可能性。这三方面因素关系着任务的难度,因此,通过操纵这三方面因素不仅可以控制任务的难度,而且也可以以此作为评价活动难度的标准。如在"制作唐装"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影响任务难度的三个维度来对活动难度进行提前评价,即通过判断活动步骤是否过多、时间是否过长以及儿童发展水平和活动标准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距等来确定任务难度的适宜性。同时,这一评价过程还将有助于教师反思活动中所包含的各种任务的具体要求,从而促使教师选择更为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或者是对教学活动内容和步骤进行删减,以此促进活动的有效与顺利开展。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