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家园合作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26日 17:50:18

  四、创新方式,增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合力

  首先,学期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掌握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方法。教师与家长互动、反馈和交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会上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儿童交际能力的意义,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帮助家长端正对儿童入学后人际交往状况的认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向家长介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了解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使家、园、校教育保持一致。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协作小组等形式,把现代教育的观念不断传授给家长,使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其次,家访与问卷调查。教师首先要进行家访或家长问卷调查,使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了解儿童家庭状况,熟悉儿童成长环境,父母文化水平、个性特征、工作性质以及家教方式等等,针对不同家庭特征的孩子,给子不同的指导,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取得成效。尤其是当儿童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时,家访是必要的。对于专制型的家长首先应该疏导其观念,改变教育方式,给儿童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儿童在与人交往时才能更积极乐观。三是开展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近些年来我园一直在搞主题活动,即针对一个主题,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在一个月中都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通过老师预设问题、孩子生成问题,同时介入家长的配合及一些社会资源,来完成孩子对"学雷锋"的全面了解。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知识,而且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契机,充分调动了孩子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与家长沟通有一定的障碍,但借助于家校短信平台及建立了班的QQ,把主题活动的要求、内容、家长需要哪些配合以及每天孩子的收获、成果等内容都及时地告知家长,这样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而且每月召开家长集体座谈会,针对主题活动的完成情况,让家长互相分亨孩子在主题活动中交往能力有哪些提高,哪些收获,给家长和家长之间创设平台,让他们互相沟通、学习、借鉴,并针对大多数家长提出的问题给出指导性建议。这一活动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敏,印义炯. 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法国的幼小衔接措施[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04)

  [2] 董振华,荆淑艳.幼儿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认知缺陷[J]. 文教资料. 2011(23)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