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1月07日 10:41:22

  3.2 音乐的选择在选择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3.2.1 音乐作品的内容教孩子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应当是孩子可以理解感受的,思想感情应当是健康活泼的,旋律应是动听的,为孩子所喜听乐唱的。切忌要把父母爱唱的成人歌曲教孩子唱,因为这种歌曲的内容情感往往是孩子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的音域、节奏以及演唱技巧是孩子难以接受的。

  3.2.2 亲子歌曲的音域亲子共唱的幼儿歌曲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演唱音域,因为幼儿的肺活量不大,声带正在发育,如果所选歌曲音调过高或音程跳动太大,会造成幼儿声带过度紧张和呼吸不协调,影响发音,甚至会损伤声带。因此,选用亲子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生理特点。一般而言,三、四岁幼儿演唱音域为3度或4度,年龄更小的孩子其音域越窄。

  3.2.3亲子活动的设计亲子活动是增进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也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活动中,选用适宜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将使得亲子活动在培养孩子快乐情绪和艺术熏陶方面有更突出的作用,同时所设计音乐亲子活动也应考虑到对孩子在视听觉、动作、语言能力、扩大认知和行为习惯领域的促进和发展。

  总之,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音乐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于对幼儿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及知识的灌输,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幼儿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的特殊功能,这才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初衷。"音乐使人遐想,音乐使人陶醉"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颗感受音乐的心去真正体验音乐的美,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

  [参考文献]

  [1]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教育[J]. 当代学前教育 2007.5[2]郭声健 罗红. 音乐教育新概念[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p184-185[3]杨丽华. 早期音乐与0~3岁幼儿的发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7月[4] 梁旭红 朱春涛.家庭旱期教育对0-3岁小儿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优生遗                        传杂志,2008.16(6)[5]秦云峰,高莉莉. 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