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2月17日 20:45:36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孩子玩的过程包含众多因素,重要的因素有四种:

  1、    自发性;游戏是孩子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形成的自发性活动,是由孩子亲自决定,亲自选择的。生活中某一情节,某一事件,某一物质都可以引起孩子玩的欲望。

  2、    情绪的展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流露出愉快、兴奋和喜悦的情绪。游戏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愉快的了解未知事物,在游戏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令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是经过自发的选择而采取的行动,他们愿意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在其中产生的任何困难。

  3、 想象力的发挥;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能充分想象,进而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因此,多数的孩子喜欢玩变化无穷的原始素材。如沙土、积木等,正是由于这些可以塑造孩子创新意识的原始素材的存在,孩子才能无休的玩下去。

  4、    自由的行动;游戏本身就给了孩子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环境,使孩子可以自发性地开始玩耍,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体验,拓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发挥想象力,发展潜力。这些因素起源于生活,又促进孩子在生活中快乐的玩。游戏既能促进孩子想象和思维的发展,又能开发孩子的潜力。

  (三)游戏是智能教育

  游戏对孩子的影响相当深远。最初,孩子不一定会主动跟大家玩,只是在旁边和自己的朋友做同样的游戏,但是他们会慢慢的融入团体的游戏中,甚至,后来为了争玩同一种玩具与其他 发生冲突。在发生冲突时,孩子们才知道原来别人和自己的立场不同。为了和朋友一起做游戏,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并且慢慢的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可见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了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玩耍中渐渐长大,渐渐懂事了。

  每一次的玩耍中都能让孩子收获很多。例如:孩子在玩沙时,发现泥土加水会变软,用泥土制成的容器却能够盛水。孩子们由此了解泥土和沙子的性质。另外,孩子们在捏撮泥土时,可以将泥土变成圆的、扁的、长的等各种形状,这就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素材的特征及形状大小等方面的辨别能力。又如孩子在玩泥过程中采用堆积,搓揉等手法,成功的制作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以制作过程又让孩子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一)游戏让孩子自己选择

  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包含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决定权和参与权。教师应在了解儿童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及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的进行活动,所以教师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做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开诊所"、 "丢手卷""捉迷藏"-----这么一问,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没有太多乐趣或我们认为无意义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选择后,他们才会玩的尽心,学的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己选择"怎么玩,如何玩"。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在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那"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不是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了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从而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

  自己选择"我来做XX"。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它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幼儿的智力游戏有角色,如"开超市"游戏,有人当顾客,有人当收银员;幼儿的体育游戏有角色,如传统的"老鹰捉小鸡";娃娃和小熊跳舞"有人当洋娃娃,有人当小熊-----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老师分配角色,而不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这往往忽略力偶啊一些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就应该给予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的去表演。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结合自己的角色。

  自己选择"用什么玩"。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它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用什么材料。如拿积塑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一次和孩子们玩"医院"的游戏,其他材料都有了就差"针管"没有,孩子们就给我建议"用毛笔当针管"我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后来在游戏中,我发现他们还用别的东西(筷子、木棒、吸管)来代替针管。所以任何一种事物在孩子们的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相象的空间,他们的创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