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前班孩子绘画兴趣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2月20日 10:54:2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只注意技能的灌输和幼儿的模仿,那美术活动就成了一种枯燥的机械运动。我在小班绘画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通过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具和形象生动的图片,诱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主动学习,及时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实践和观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日常生活兴趣入手幼儿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熟悉的物体感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幼儿喜欢动物,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东西,如:红旗、花、等。幼儿吃的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萝卜等。这些都易引起幼儿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题材。如:"爸爸妈妈和我"、 "捏糖葫芦"、"五彩的气球"等等,来培养幼儿的兴趣。

  二、从创造美好的情境与环境入手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创造一个美妙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与环境,使之亲临其境,产生追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例如:我在进行绘画"吹泡泡"活动时,就抓住幼儿爱玩这一特性,课前先组织幼儿做"吹泡泡"的游戏,每人发一根管子一起来比赛吹泡泡,让幼儿在室外吹泡泡,边玩边观察,使幼儿在玩中画,画中玩,在玩画中找到乐趣,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后来画画的时候,他们都心领神会,画得非常起劲。

  三、从游戏教学中入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主要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游戏在创造性和合作性培养中是极好的手段。特别是小班的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幼儿画画经常需要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有一是有目的地画出一定的线条,把基本线条和简单的形体练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例如:老师可先在纸上画小兔子,让幼儿画一些短竖线,表示"青草";用长竖线画"高高的电线杆"、"好玩的梯子"等等;用三角形画彩旗、屋顶等;用圆画球、苹果、太阳等。引导幼儿一边画一边说:"圆、圆、圆……圆起来了"。慢慢将圆的起点与终点合拢。这样可增强画圆时的感情色彩,使作画活动游戏化,还要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所观察的物体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和培养创造力。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对绘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绘画技能。

  四、从绘画过程中的激励评析入手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兴趣,激发孩子绘画信心。幼儿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应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地给予指导,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从下笔,则要引导幼儿大胆作画,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想象、创造。活动结束时,我们总要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肯定幼儿画画的成果,指出不足的地方。并经常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走廊的主题墙上,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评价时教师还要采取全面肯定的方法鼓励,经常给一点小小的奖励。如:画个大红花,贴个笑脸等等,每当得到奖励时,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绘画充满自信,由于经常得到全面肯定,渐渐地不害怕绘画了,落笔大胆了,对绘画有了信心了, 使幼儿真正成成为了绘画活动的主体,乐于并积极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幼儿学习美术的前提,相信随着幼儿年龄不断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兴趣,激发孩子绘画信心。当然,激发和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新、去发现,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美术的真正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