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大班额环境下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2月30日 09:46:52

  当前,大班额教学的模式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教学的主流态势。尤其在像贵州这样广大西部农村学校,因经济滞后和师资不足等因素,大班额教学的模式普遍存在。如我在的马场坪中心小学每个班级人数编制大约在至40至70之间。学生多且生源复杂,大多数都是进城务工子女,缺乏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呈现的是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层次水平差距大,起步相对晚的状况。

  在这样特殊环境下的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就是觉得是可有可无的"副科",不仅家长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自己也是打马虎眼学不学好无所谓的态度。所以作为启蒙阶段教育领导者的我们,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被迫学英语变成爱学英语想学英语。无可厚非游戏就成了小学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优化结合,能够让农村小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英语,在娱乐中掌握语言,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寓教于乐"。同时游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教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但是,游戏的选择以及如何有效的为课堂服务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根据大班额教学环境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多次交流讨论适用于大班额教学的游戏,希望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并且形成固定模式。游戏的选用须遵循以下原则:尽量以简单的游戏为主,不宜过于复杂。使每一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操练,达到人人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展示自己的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基于以上的理念和考虑到我校的学生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四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游戏,在此我将根据我们讨论的游戏浅谈大班额环境下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

  一、接龙游戏此游戏辐射面较广,能比较全方位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游戏中有的学生会害怕读的时候出错,有的学生会想在轮到自己读的时候表现一番。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会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读,模仿老师发音。这样的游戏就在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下充分开发学生大脑记忆力,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规则:

  全班分为8个小组,用one by one 的方法朗读新授的词汇或句子。朗读流利的小组用贴星星或者发小贴画的方式给予奖励。同时考虑到时间的有限性,最好同时每次接龙至少3组以上人员参与。

  二、趣味传单词此游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任务中不知不觉学习到英语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英语不是孤单的个体,要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帮助。游戏采用让学生说悄悄话的模式来传递单词,而且也要求第一桌的学生必须会写该单词。考验了每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规则:

  分别给每组(8小组)组后一桌学生一张单词卡或短语。   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得到卡片后迅速往前桌以耳语的形式传读,不能发出声音让其他同学听见。当单词传到第一桌同学时,那位同学立刻将听到的单词写到黑板上。动作最快并且写得正确的小组会赢得奖励。同时也让写得最晚或者写错的小组,找出原因。加强同学们的课堂协作能力。

  三、踩"地雷"此游戏最大的优点是让每位学生都可以集中注意力,尤其对于一些上课爱走神的学生是比较可行的课堂游戏。因为大家都害怕不专心跟着老师读会踩到"地雷",所以玩这个游戏时95%以上的学生都会聚精会神的跟着学。在这样高度集中学习的状态下,学生对新单词的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游戏规则:

  在新授单词中选择一至二个单词埋下"地雷",提示学生当老师带读的时候埋有地雷的单词不能跟读。如果不小心跟着老师读了,说明踩到了"地雷",就要受到相应的"轰炸"惩罚。

  四、猜口型此游戏实行的前提是要求同学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和熟悉度较高。最好用于复习课中,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复习记忆所学单词和句型,考察学生对所知识的掌握程度。

  游戏规则:

  让一个学生到讲台说出某个学过的单词或者句型,但是不能发出声音。全班同学跟着他的口型来猜测他说的单词或者句型。举手抢答,看谁的答得又快又准确,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试验结果:

  以上游戏都是根据大班额人数多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而制定,并且把以上游戏带入课堂中进行试验,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学生对于这种游戏模式反应让我们比较满意的,并且他们能迅速融入英语学习的大环境里,耳濡目染,通过每一个课堂游戏潜移默化的改变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从而逐渐爱上学英语。

  总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应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来追求。我们运用传统教具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寓语言练习于游戏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去学习英语,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农村小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动静结合,动而不乱,还注意培养了农村小学生的想像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