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运用美术手段 进行科学启蒙教育(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1月10日 09:36:12

  三、给幼儿实践的机会,使其学会探索。

  科学活动注重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其主要特征。而幼儿的美术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使用纸笔或不使用纸笔而运用其他工具材料的操作行为,幼儿美术教育是操作教育,没有操作就谈不上美术教育,而且幼儿的愉悦性、体验性和技能习得都是在操作中获得的。由此可见,科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动手操作,只不过操作对象不同而已。所以,科学与美术的融合教育必须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

  1、科美融合在科学活动中的渗透。

  常规科学活动涉及范围很广,我们尝试着将科美融合的教育渗透在日常科学教学中,在原有的活动方案上加上美术的环节,同时做到巧妙结合、不露痕迹。如:科学活动"认识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地教学,观察雨滴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落在人的衣服、脸上,落在窗户上、落在地上都有什么不同;师生一起打着伞穿着雨衣、雨靴走到雨中,享受雨滴带来的乐趣。有了雨中玩耍的经验,幼儿的艺术灵感也得到了激发,画起小雨滴、小雨伞都惟妙惟肖。再如:科学活动"轮子",增加了让幼儿运用收集的牙膏盒、吸管、瓶盖制作汽车,让幼儿更好地感知了轮子能够滚动,而且,小制作这个环节的加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的幼儿还在操作中发现只有四个轮子都装好以后汽车才能保持平衡,这又是小制作带来的发现。

  2、科美融合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

  为了更好地探索科美教育的融合,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也适当地加入了科学知识的认知活动。如小班以"玩色"为主要手段,开展了"花被子""颜色变变变""玻璃滚画"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玻璃、积木等作为作画工具玩玩画画,利用三原色两两结合变成其他颜色的原理等,让幼儿在玩和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再如,美术活动"七彩太阳",我们通过用三棱镜做实验的方法,了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种颜色,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彩虹形成的原理,而且在给太阳涂色时色彩也更加的丰富。再如: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寻找那些幼儿便于操作又感兴趣的材料,如:报纸团印花、毛线印出花朵的新衣、棉签画出的菊花、小手印出的树叶等等。不同的材料营造出不同的效果,不但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幼儿操作的兴趣。

  3、科美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在科学活动之前,我们运用较多的调查方法让幼儿对教学活动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们要求幼儿用图画的方法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如:科学活动"神气的尾巴",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认识了许多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并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为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也特别注意科美教育的融合,如种植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在教会幼儿种植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以后的时间中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积累成册后,孩子不仅认识了植物的生长,更有效地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科学美术运用通俗而又赋予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的语言,消除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互不相关。科学美术不仅阐释表现了科学的真谛,而且使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知识得以普及;不仅表现人文环境、自然物质,而且描绘科学世界、观念意识。科学美术在促进人类社会艺术、科学思想、精神境界提升和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幼儿科技教育概论》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