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小班环境创设(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1月10日 09:43:51

  主题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是根据主题而创设的,主题活动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是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的,幼儿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春天来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美丽的蝴蝶,他们被蝴蝶美丽的翅膀所吸引,天天说:"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大概是吃花蜜吧。"几个孩子马上反驳说:"不对,蜜蜂才吃花蜜,蝴蝶是不吃花蜜的。"听起来孩子对蝴蝶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孩子对蝴蝶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有关蝴蝶的主题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创设,创设的依据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比较关注外形特征等表面的问题,如:蝴蝶翅膀的花纹、颜色,蝴蝶头上的触角,蝴蝶的食物等。我们开展了标本制作,认识蝴蝶等一系列师生互动的环境布置,其中最受孩子们青睐的是自由开展手工活动,如:制作蝴蝶头饰,蝴蝶相框,布置小舞台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需要、能力去自由选择认识的内容、操作的材料,在自主的探索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因此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活动得很轻松,无论是能力弱的还是能力强的幼儿都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活动,获取了许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在《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创设了我们的"家",用积木、纸盒等材料……搭建了马路、居住小区、客厅、餐厅、卧室等。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获得了能力上的培养。更为突出的是,他们的主体性在不断地发展。环境创设为幼儿通过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环境的再变化提供了依据。

  四、重视隐性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德个性。

  环境,是我们存在的家园,它一直就在我们的周围,让生活中不同角度的环境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的创设,还要重视隐性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每一位幼儿都可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按个人的方式活动着。有一次观察活动中就出现了一件这样的事:我们在生物角养了几只小乌龟,小朋友们正看得入神,清清伸出小手把乌龟捉走了,小乌龟突然缩进了壳里,清清觉得小乌龟不理睬他,一生气就扔下小乌龟,还用脚使劲踩。通过这件小事就能看出这名幼儿在家里被宠坏了,独霸意识比较强烈。之后,我组织幼儿围坐在小乌龟的周围,跟他们讨论小乌龟为什么会不喜欢我们了?寻找乌龟缩进壳里的原因。后来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都不再用手去摸小乌龟了,讲话也轻轻的,让小乌龟自己去找 "好朋友",在后面的活动中我发现清清也得到了教训。所以只有在观察中才能发现孩子是在一天天地长大,是在逐步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正如陈鹤琴先生曾说的那样:"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的需要。环境的创设只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才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认识,也更加爱护。的确,幼儿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更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是他们赋予了环境以生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努力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充分利用环境来展示孩子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而不是单纯的装饰物,使幼儿真正的参与环境创设中,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