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创新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机制(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4月21日 09:43:33

  1、建立师徒结对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师徒结对活动是幼儿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我们遵循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师教教师"的活教育教学原则,坚持以"拜师学艺"的培训模式,促进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

  ①从新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我们组织新教师根据自己能力不足和需求提出自我发展方向,拜有经验、有特长的骨干教师为师,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和单独请教两种方式。"集中培训"就是根据新教师发展需要,请园内有专长的骨干教师开展示范教学和课型讲座,理论结合实际地帮助她们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单独请教"是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新教师跟班观摩带教老师组织的半日活动,发现困惑随时请教,骨干教师手把手地指导新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集中培训和单独请教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承,在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经验共享、合作学习的团队,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情感和凝聚力。新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老教师在新教师求知欲望的激励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鞭策自己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②从骨干教师的专业特长出发我园有部分骨干教师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我们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带教作用,在教师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如键盘组、美术组、体育组、讲故事组)、教学展示活动、一课多研活动,要求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技能、设计教学方案,最后在全园展示教学和兴趣活动成果。幼儿园采取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进行相应的组织管理,年终进行团队评比给予奖励。

  在结对活动中我们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结对的自我管理模式,师徒自愿结合成对(呈现出"一师多徒式";、"多师一徒式"和"一师一徒式"的百花齐放的格局)、自主制定带教计划、确定观摩研讨内容,园长只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者、服务者,引领教师自主成长。

  2、强化继续教育,帮助教师自我成长在教育实践中,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长期学历提高与短期培训进修相结合,多途径的帮助教师提高业务理论素养。如派遣教师去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庐江等地听课学习,了解新的幼教动向,吸取好的教改经验;邀请台湾林永哲教授、上海施德明教授、市政协副主席祝瑜英、区教研室刘小倩、教科室毛晓明老师等作专家讲座,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我们制订了教师的培训进修奖励,首先给参加函授、自考的老师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其次,教师取得文凭后给予一次性奖励,本科奖励1000元、大专奖励500元。至目前,我园90%以上的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70%教师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毕业文凭,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科研与特色教学管理--以科研助教学,以特色促服务一个幼儿园要想有高水平的保教质量,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搞科研。去年我园申报的四个课题均立项,我们按课题实施的方法认真执行,将课题研究植根于教学实践,并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强调教学反思,组织交流和共同探讨。如课题";诵读《弟子规》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可行性研究", 由负责人为全体教师讲解课题的意义、目的及教育方法,再与课题组教师共同磋商实施办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加大我园长期以来经典诵读的力度,通过幼儿熟练的诵读,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灵活性,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他们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视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一起反思、总结,一起研究下步计划,从而培育了教师的严谨、求实、进取、合作精神,提升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保教共育管理--以教带保,以保助教《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见,保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园一直实行保教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实行"以教带保,以保助教"的教学氛围。我们把保育领进教研会,大家一起探讨"幼儿园应如何融合保教",使幼儿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还把保育参与环境创设、保育参与教学、保育参与户外活动等,保育已经真正融进了我园的教学活动中。

  三、完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纲要》强调: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为了使管理更好地发挥激励、调控、监督和导向作用,激发教职工的活力、潜力和凝聚力,我们建立了一套教育评价体系。

  我们的评价从工作效绩和工作状态两方面考虑。工作效绩是指教职工在保教工作中实际做出的劳动成果。工作状态是指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效绩很难直接刻量,我们就从孩子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情况等方面来考察教师的工作效绩。然后我们又把教职工的工作状态作为评价的重点,对教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及工作全过程进行评价。为避免出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现象,我们尽量合理权衡工作效绩的评价和工作状态评价。为便于考评,我们首先建立幼儿一日活动、教学活动、服务育人、游戏、教研改革等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指标体系分解成卫生工作质量、安全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工作态度、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水平等,并进一步把它们具体化,制定成各类标准和条例,如《月卫生考核检查》、《一日活动检查评价》等。评价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双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