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幼儿园中班语言《听》说课稿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26日 22:27:47

  中班语言《听》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儿童诗《听》,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活动目标和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五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的第一点是教材分析:《听》是一首优美动听的儿童诗。(体裁和风格)通过听声音的方式呈现了夏天的美丽景象。(内容)该儿童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结构) 其中"闭上眼睛,听…的声音"句式的反复出现,使诗歌结构齐整,句式统一,适合于中班幼儿掌握。(语言)。让幼儿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到了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了。(情感)

  我说的第二点是学情分析:中班幼儿掌握词汇的种类和数量较小班幼儿来说明显增加,对词义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较有序,连贯的进行表达。(学习,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本班幼儿特点)及纲要精神"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结合纲要)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和准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总说活动目标)基于对儿童诗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纲要精神。(结合纲要)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内容,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诵。

  2.能力目标: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目标: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

  (重难点)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 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发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诗歌内容,尝试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朗读。我将难点放在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前提。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物质准备:多种声音(如火车声,鸟叫声等) 教学课件和图谱各一套,教学道具若干,诗歌录音。

  2.经验准备:幼儿能辨别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种声音。

  三.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幽默、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采用的教学法有:游戏激趣法,自主学习法,多通道参与法,图谱法。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游戏激趣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四、说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了解内容

  三.完整呈现,多元练习

  四.表演游戏,收获快乐

  五.情感升华,结束活动

  下面我说第一环节: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师幼共同玩一个"听声音"的游戏,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教师播放的录音: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呢?(有小鸟"吱吱喳喳"的叫声,火车的"呜呜"声…)原来小朋友听到了这么多得声音,今天老师带你们听一听不一样的声音。

  说明:导入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我通过和幼儿一起玩"听声音"这个游戏,通过让幼儿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和联想。

  二.自主探索,了解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自主学习的材料。我为幼儿提供三个与儿童诗内容相关的课件,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课件内容,进行初步学习。

  2.幼儿自主、观察和讲述:是谁来了?是什么样子的?在干什么?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讲述。

  4,交流分享讲述结果:这里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分享经验:

  1.小朋友们,你看到谁来了呀?(小草)

  2.小草它长的怎么样呀?(绿绿的,嫩嫩的)

  3.哦,绿绿的、嫩嫩的小草它在干什么呀?(跳舞)

  4.原来小草在为你们表演跳舞呢!你们听到小草跳舞的声音了吗?它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这里,我会对幼儿的回答予以一定的表扬,同时鼓励幼儿用多种声音进行模仿。之后我会根据幼儿的回答,模仿小草跳舞的声音,请幼儿跟着声音进行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图谱的方式进行记录。

  如:闭上眼睛就画一只闭着的眼睛,听就画一只耳朵,小草跳舞就画一颗摇摆的小草,声音就画几个音符。

  接着,教师完整朗诵该句话,并带领幼儿学一学。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第二句和第三句话,学习时要突出表演的方式。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