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儿童敏感期的“特殊”教育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9年04月02日 22:15:21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蒙特梭利博士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儿童敏感期的“特殊”教育

  “敏感期”指的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对环境中的某一特定事物产生特别的兴趣和学习或主动探究的狂热,直到内在需求被满足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也可以说是儿童成长中的某段时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物质专心、对某一种事情敏感。而且在敏感中,儿童会不需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另一个敏感期到来。教育家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则称之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并不是有意引来的,它是不期而至的,但成人的忽视、强制则会使儿童敏感期消解和推迟。当你的孩子失去敏感期的时候,只有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经过放松,让生命恢复到正常状态,敏感期才会重新出现。

  其实人类的童年就是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构成,把握每一个敏感期,就把握了儿童健康成长的每一个机会。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敏感期是幼儿的学习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年人特别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这是因为幼儿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幼儿对关注父母的说话和口型的时候要注意和他对视并且有意识的和他对话!同时在学会单音节和双音节时鼓励其表达,引导其多说!

  敏感期时间:语言能力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能力,3岁以前是口头语言的敏感期,3岁以后才会出现书写、阅读等文字语言的兴趣。

  敏感期表现:孩子最喜欢的是妈妈的声音,因为妈妈说话的声音给孩子带来各种需要的满足,所以孩子识别最敏感的声音是妈妈的声音。然后从爱听妈妈的声音到听懂妈妈的声音,到听到后动作反应,最后才有语言表达。

  敏感期作用:0~1岁是前期语言时期,孩子从爱听到听懂;1~3岁是语言期,其中1~2岁的孩子能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意思;2岁以后孩子进入语言的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而且会模仿成人说话。在语言爆发阶段,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或者熟悉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胎教音乐
  • 学前教育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