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学会认输,正视失败(4)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5月09日 09:43:43 

  想要看到生活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能接受他们独立完成任务所带来的任何结果,尊重他们的独自性——孩子就是孩子。

  而今天这次“联合国”发言活动,孩子们能弄成什么样?会不会砸场?

  我一无所知。

  “狠心”是成为一个优秀教育者的必备要求。[“狠心”是明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仍然要孩子自己承受这个结果。只有经历过失败,他们才能学会成功。学习失败比成功更重要。而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建立保护措施和结束后的引导。]

  我必须面对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的家长不满。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表演,发自内心。

  我们镇定自若地进入会议现场。现场很热闹,可仔细一听,说话声都来自现场父母们,孩子们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营地里。

  每个营队都是由深圳孩子和北京孩子混搭组成,随着四个论题的激烈讨论,他们不仅充分使用了四天前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而且在已有资料上发表了各自新的观点。虽然也有不少孩子紧张到说话结巴,年幼的孩子则更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着自己的看法,有些还害羞地躲在大孩子身后忸怩……可我看见的都是真实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十天前这些把我们丢在大雨中不闻不问的孩子们,这些南北差距巨大的孩子们,今天表现得如此出色,能够如此和谐地合作,这让我欣慰。

  掌声一次次回荡在房间里,我留神关注着周围的父母们,显然他们也很难相信眼前这些孩子居然能够讨论关于“饥饿、战争”的大话题。

  会议结束后,我陷入父母们的包围中。激动的父母们有太多疑惑,我忙于不同问题的应答之中。

  突然出现一个尖锐的质问:“老师,为什么我孩子就只能拿第三啊?这太不公平了!是不是我打电话过来抱怨过,你们就报复我孩子啊?”

  原来是在质疑刚才会议评奖的公平性。“您好,刚才的比赛我们是有严格评分标准的,回头你可以看看详细评分表,而且评分规则都提前告诉了孩子们。所以,公平性上我可以保证。另外,这次会议从准备到结束,都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在乎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你看,孩子都哭成那样了,你们就是成心这样。我们家孩子就是最棒的!”这个妈妈一边说,一边杀出一条路走到孩子身边,所有人都在一旁观看。

  “乖,你就是最棒的!”她走过去大声地说,拉着孩子的手径直朝外走去。

  很明显,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但不出我所料,这孩子越哭越厉害。

  “请您等一下。”我上去拦住怒气冲冲准备离开的母亲,“我想和您聊聊。”我实在不想让孩子觉得“第三”是个多么不耻的成绩,我更不希望父母误会了孩子的“哭泣”。

  “你就别说这么多了,明天我还要送他去参加挫折夏令营呢!没工夫和你在这里瞎聊!”嗓音继续保持高调。

  “您知道他为什么会哭吗?”

  “因为比赛结果不公平,所以哭。”她想当然地回答,将孩子拉到身前。

  “我想不是这样的。”我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开始安慰孩子,[在这个环境中需要照顾孩子的情绪,需要考虑他面对自己妈妈这种行为的尴尬心情。教育工作者需要尽量避免孩子和父母因为这类事情的发生而造成的隔膜。]“我知道你不是因为输了才掉眼泪,对吗?你掉眼泪是因为舍不得大家,对不对?你们营长昨天就告诉我你不想离开大家,我还知道他们对你这个八岁的小家伙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感到非常惊讶。妈妈刚才和兰海说话呢,不是吵架,不用害怕……”我的声音很轻,很轻。

  我抹掉孩子挂在脸颊上的泪珠,他看着我,嘴角微微触动,开始向下弯,最后慢慢向上翘了起来。

  “语凡!来,你们俩去我房间看看我有没有什么东西忘拿了。”语凡很配合地和他走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笑了。

  转过身来,我开始一段漫长的演说:

  “这位妈妈,其实孩子哭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因为比赛结果哭泣,这也是孩子一次体验‘失败’的机会。您刚才提到了‘挫折夏令营’,我想您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经历一些困难来获得成长的。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无数困难,很多是无法预知的。我们一边宠爱孩子,一边又刻意给孩子创造出各种‘挫折’,而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却被我们推向门外。

  “但您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挫折,您孩子获得的第三名,到底是您不能承受失败,还是他不能?就算刚才孩子是因为没有获得第一而掉泪,泪水中包含着不服还是遗憾?我们可以输,但我们不能认输。学会从容地去面对战胜自己的对手,去欣赏对方的优点,在孩子面对挫折后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重点引导。父母有时为了安慰孩子,会贬低其他孩子或不经意流露出对结果的不满。这些细小行为都会被孩子观察到,从而影响他们遭遇挫折后的心态。

  “我们应该在引导孩子承认对方胜利之后,与孩子一起对胜利者的成功进行分析,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对方胜利,一起找到对方取胜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说出胜利者获胜的原因。

胎教音乐
  • 心理行为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