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教师的严厉对幼儿心理是一种伤害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21年01月13日 14:31:04 

  “该教师是位很严格的教师,她管理孩子真的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评审会上,曾有一位园长向评委们夸她们的一位“优秀教师”在组织和管理幼儿方面“如何如何‘有方’”,她说,不管怎么“乱”的班级,只要让她们这位“优秀教师”去“整理”,她不久便能把小朋友们“镇住”,只要她在教室门口一站,小朋友们就会变得乖乖的——一动不动地安坐好......

  对此,许多来自幼儿园评委都觉得这位教师教育能力强,真是位优秀教师。但我觉得孩子们肯定不会这么想,因为这位“优秀教师”的出现,对所有的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不幸!他会在心理方面给幼儿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幼儿常常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紧张状态,在这样的老师带领下,孩子们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他们是快乐不起来的,因为该教师不会让孩子们有快乐自由的机会,他们在该教师带领下只能做“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过于严厉的教师给幼儿的压力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如,有一个小女孩从她自己的家到外婆家,她想开草地上的喷头,她非常想玩水,但非常矛盾,犹豫着。外婆说:“你可以开。”但是小孩说:“不,我不能开。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不可以玩水。”她外婆说:“老师不在呀,外婆让你开。”她说:“不,那也不行。” 可见,过于严厉的教师对于孩子而言,永远附在孩子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无法自由,无法快乐。

  点评:

  一个班的孩子如果很老实,从来不敢“乱来”,说明老师过于严厉,内心缺乏安全感。

  一个班的孩子很乖,从不敢尝试新的事物,生怕犯错误,说明孩子们内心缺乏安全感。

  一个班的孩子在某老师面前,从来不敢打闹,说明老师过于威严,孩子们内心缺乏安全感。

  一个班的孩子不活跃,说明老师过于威严,孩子们缺乏安全感。

  一个班的孩子,不再天真了,“成熟”了,那绝对不是一种进步,而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一个班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问题问“老师,我们可以……没有?”这足以说明孩子们缺乏心理安全感。

  一个班里有许多孩子总是有憋大便的习惯,说明孩子们对所处的环境缺乏心理安全感。

  ……

  上述种种现象都值得教育者重视,因为心理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是也是其心理健康的标准。

胎教音乐
  • 幼儿心理学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