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国外育儿观念大盘点,看看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9年05月06日 10:22:31 

  除了外语和数学,法国中小学的考试题目几乎都是以“申论题”的型式出题的。评分的标准在于对题目的理解力及逻辑推论能力,据说每一科考试时间都长达2-4小时,虽然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自己的论述,对体力却是一大考验。

  早在1808年,哲学就已经成为法国中学教育的必修课,法国的高中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相当于法国大学入学资格名为:Le Baccalauréa的会考,考试分成三组,可以依个人兴趣选择组别。

  依组别不同,高三的学生每星期至少要上两个小时的哲学课(文学组则高达八小时),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希望透过反复思辨的过程,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会考的哲学考题非常灵活,包括:“自己无法意识到的幸福是否存在?”“幸福是否只是一闪而逝的东西?”“现在的我是过去的总和吗?”“梦想是必要的吗?”“如果可以从过去脱离,我们是不是就能真正自由?”

  既没有范围,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孩子们自己主动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比较了各国的育儿观和育儿行为,我觉得中国的早期教育有两个特点。首先,亲子关系密切。中国家长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就世界范围来看,像这样密切的亲子关系,应该说是没有。这对于培养孩子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是非常有好处的。其次,孩子的智力发展良好。我们在奥林匹克物理、数学竞赛中往往能获奖,中国留学生到世界任何国家几乎都能名列前茅,这两点非常值得自豪。但同时存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缺乏,同情帮助别人、与人和谐相处存在障碍、情感发展的缺失带来的情感饥渴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别的国家在育儿方面的优秀经验,扬长避短,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健康的成长!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