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讲故事的大智慧(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6年12月13日 10:51:01 

#8221;:

  循序渐进

  故事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在时间上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为好。在内容上,给2~3岁的幼儿讲些动物、植物、身边事物的故事,形象要生动,故事要短,情节不要太曲折;4~5岁孩子有了想象力了,就可以讲些童话、神话、民间传说,形象可以丰满一些,词汇量逐步增加,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多用夸张的手法;再大了就应讲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成语、谚语故事,科幻故事,侦探故事,这些故事富有哲理、思辨,是启蒙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好材料。

  原汁原味

  有些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很少用原版的故事书,故意把故事简单化,担心太复杂了孩子会听不懂。事实上孩子在语言学习上的潜力是惊人的。原版书中词汇很丰富,情节也比较完整,为孩子朗读这样的故事是培养孩子语言才能的一种良好方式,它既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丰富孩子的词汇,还可以启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和乐于接受文学作品。

  循循善诱

  给孩子把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因果关系讲清楚,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这样孩子才能将感情注入情节之中,表现出对善良与美好的同情,对坏和丑恶的谴责。父母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对胆小的孩子多讲些勇敢者胜利的故事,对自私的孩子讲些自私者孤独的故事。

  声情并茂

  还应注意的是,讲故事的言语要生动,多用象声字,必要时应手舞足蹈,眼睛、嘴巴、脸上的肌肉一起调动起来。只有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消化吸收

  注意反复。如果你认为孩子只喜欢新鲜的事物那就错了,至少在听故事上不是如此。孩子对他喜欢的故事总是百听不厌。孩子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够复述、想象和创编故事。

  宝宝主讲

  故事活动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复述故事,复述不是照背,而是要用孩子自己的言语来表达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这对孩子的言语、记忆、思考、逻辑、想象等诸方面的能力是最好的锻炼。

  倾情出演

  在孩子学习讲故事的同时,还可鼓励孩子进行表演,培养孩子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角色形象的能力。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例如表演“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父母可让孩子来扮演金鱼,爸爸扮演可怜的渔夫,妈妈扮演贪婪的渔夫的妻子。表演成功后再互换角色。父母可以充当“剧”中的导演,帮孩子分析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使表演富有游戏性,又有丰富的情节。经常做这种表演游戏,可使孩子学会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处理不同的角色,不仅锻炼了口才,又培养了表演才能。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