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大学生咋有这么多仇人?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6年11月26日 22:34:43 

 

据报道,戴上厚厚的拳击手套,将你“仇恨”的人的照片贴在沙包上,然后一阵拳打脚踢……这就是设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心理研究和咨询中心的发泄室。昨日,该中心主任宁维卫教授透露,这个国内高校首个发泄室试运行8天以来,目前已经有20位大学生前往打击“仇人”。(《现代快报》11月14日)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心理研究和咨询中心的这个发泄室,为大学生打击“仇人”提供了发泄的场地。虽然面对的不是真的“仇人”,可是毕竟也是“假想仇人”,画饼充饥也可以解决心理的饥渴。开办发泄室的指导思想是可能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本来,我还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他们的心智是健全的,思想是健康的,学业时优秀的,可是,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竟然有20位大学生前来“寻仇”,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了,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他们哪来的这么多仇恨,哪来的这么多“仇人”?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压力,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社会的必然,可以理解。但是,当这种心理障碍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是哪个方面和环节出现了问题?在社会上,人们面对着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来自社会上的其它种种压力,产生心理障碍和与人产生仇恨,这都可以理解。然而大学生在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他们的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人际关系也要单纯的多,但是,却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有了自己的“仇人”,应该说这是不正常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固然与现代人的交际范围扩大有关,但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不力应该是主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不是讲求如何钻研学业,报效祖国和回报父母,而是比拼如何吃喝享受,如何消费玩乐,完全背离了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宗旨。在私生活极端放任的情况下,大学生陷入恋爱、同居以及极易产生社会纠纷的困境,与人产生仇恨也就成了当代大学生交际自由的必然结果。我们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异常现象,遗憾的是,高校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堵源头的方法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而是弃本求末,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发泄室,供大学生发泄心中的仇恨,这种结果虽然可以让大学生们暂时发泄心头之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心理沾障碍问题,最终只会酿成大错甚至大祸,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学生产生“仇人”,是一个奇怪的、值得警惕的非正常现象,我们与其开设发泄室,不如追根溯源,帮助大学生查找产生仇恨的缘由,采取相应的对策,彻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远比开设什么发泄室供大学生“自慰”要有效的多。希望高校能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不要打着心理研究的旗号,为大学生的亚正常状态推波助澜,这样,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高校当慎之。


  • 特殊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