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语言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8月19日 14:24:08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新《纲要》中明确要求“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而在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中,倾听目标排在首位。因此,教师在语言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是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保证幼儿愉快地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呢?

  一、帮助幼儿掌握倾听技能在语言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幼儿形成三种倾听技能,即有意识倾听、辨析性倾听和理解性倾听。

  1.有意识倾听,即集中注意力地倾听这种能力在幼儿刚入园时即可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教师与幼儿面对面地进行语言交流,帮助幼儿将语音与动作建立同步反应,久而久之幼儿会养成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习惯。根据幼儿的这种倾听特点,教师在对低幼年龄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最好以分组或个别的形式进行穿插教学,尽量与幼儿保持面对面的交流和适时的个别交流,以保证幼儿有比较理想的倾听效果。

  年龄小的幼儿喜好模仿或重复成人的语句,为了让幼儿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倾听效果,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学说简短、浅显的词、句和儿歌,从而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如学习儿歌《住新房》,教师可采用填充儿歌语句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师)喵、喵、喵,(幼)小猫住在一层楼。

  (师)汪、汪、汪,(幼)小狗住在二层楼。

  (师)哈、哈、哈,(幼)来了一位新朋友,问你住在几层楼?

  为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教师在讲故事时应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尤其是针对低幼年龄幼儿,应尽可能放慢速度,使他们能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一些幼儿不易发准的音,可在口型上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听清准确的发音,还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他们模仿。如绕口令《四和十》就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四”和“十”的不同发音并学习复述。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仍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所以在倾听某一内容后,应该多鼓励他们表达,并适当放低要求。如在听完故事后教师的提问可略有要求,请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和别人说的不一样,这就要求幼儿有意识地去倾听同伴的发言。对于中、大班幼儿则应逐渐提高要求,而且要求应越来越具体,让幼儿明确:只有听清楚了,才能有效地表达与交流。如在讲述故事《逃家小兔》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故事中小兔变成了哪些东西?兔妈妈又变成了什么?最终小兔离开自己家了吗?兔妈妈追到小兔了吗?”以此来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故事。

  2.辨析性倾听,即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在以前的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中有“能声音响亮地或大声地回答问题”这一要求,而在幼儿园里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教师和幼儿说话常常嗓门很高,幼儿回答问题也是大声喊叫,这是一种误解和错误的做法。其实婴幼儿的听力较成人更敏锐,他们能接收到成人不能接收到的频率刺激。因此,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更能吸引幼儿的关注,教师应注重随故事情节的转换而相应地改变语音、语调和语气。如讲述故事《三只小猪》,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深入,教师就应该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来讲述,将故事情节逐步推向高潮,以吸引幼儿倾听。又如学习散文诗《春天来了》,教师在引导幼儿朗读时,可要求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表现春天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使幼儿因为自己念得好听而自然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3.理解性倾听,即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生活和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交谈、讲述和文学欣赏,逐渐学会正确地理解语言内容,增强了对语言运用、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并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等活动中,对倾听到的不同语言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和重组。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调整语言交际策略的机会,从而促使幼儿更主动地倾听、理解加工和表达语言信息,促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更主动地理解倾听内容。如在幼儿欣赏、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散文诗的仿编,由于幼儿有了较好的理解性倾听技能,因此在仿编过程中思维活跃、激情高涨,对仿编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1.多样的听说形式是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基础在仿编故事、创编儿歌之后,教师可以采用点评的形式,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听后感,并引导幼儿评价哪些地方编得好、为什么,或是请幼儿对某个同伴的回答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鼓励幼儿积极倾听。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表演会、故事会、小小新闻发布会等,来提高幼儿听和说的能力。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用语也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当教师给幼儿讲故事时,他们个个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教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故事的内容、情节吸引幼儿,另一方面是教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配上丰富的动作、表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用语也很重要。

  • 早期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