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语言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倾听习惯?(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8月19日 14:24:08 

  2.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关键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因为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语境依赖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幼儿易懂的或是比较经典的幼儿文学读本,与幼儿一起开展分享阅读,让幼儿边看边听,从而培养其倾听行为,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进一步加深幼儿和教师、同伴间的感情。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开辟倾听角,提供倾听机会,为幼儿反复播放一些音像作品,指导幼儿边翻阅图书边安静地听故事。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教学图片、桌面教具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故事《好朋友》讲述的是两只小兔一起在大树林里采蘑菇时发生的事情,教学中配以多媒体动画。当幼儿看见闪电、听到雷鸣时,便立即猜测到一场大雨将要来临,这就激励幼儿去想象故事的后续情节,并且随着情节的进展始终保持倾听的积极性。

  3.及时的鼓励是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动力教师的称赞和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是促使幼儿对自己才智产生自信心的动力,故而幼儿对鼓励很敏感。由于幼儿的行为有易反复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多运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手段,用经常的、积极的评价方式来肯定、鼓励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逐渐使这一习惯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几个表现欲较强的幼儿,而有的幼儿又过于安静。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可以既表扬前者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又适当地控制他们的过分表现,使其明白不仅要自己讲,也要让同伴讲;而对那些较安静的幼儿,则要鼓励他们认真倾听活动要求、规则,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学会积极地表现自己。

  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当集体活动开始时,教师可用自己的眼神去捕捉幼儿的眼神,从而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在故事讲到关键的时候,可以停顿一下,并向幼儿提出疑问,让幼儿带着思考继续倾听、积极倾听。而当个别幼儿出现不认真倾听的现象时,教师则可轻轻地走过去抚摸他一下,示意他认真倾听等。长期这样持之以恒,幼儿便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在一个活动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乃至整个学习生活中,只有让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其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而教师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个性,灵活地采用艺术的教育方法。

  • 早期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