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行走在“情”与“理”的视界中 ——自主理念下绘本教学的价值追寻(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4年04月18日 15:43:05

  ● 他人感言以情为主导的活动设计不但感动了孩子,也感染了观摩的老师。活动之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感谢她们,给了我很多肯定和鼓励。而更让我珍惜的,是那几个不同的声音,它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

  1.该放不放,必受其乱。一位老师首先对我确定“阅读重点”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活动一开始教师即由导读确定了阅读重点,其后大部分时间都围绕这个重点展开。那其他所谓体现自主的通读和选读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确定阅读重点的做法源于想让活动更精炼,但细想之下其实是一种高控制。尽管我在之前和之后安排了通读和选读,可事实上,牵着孩子的那根绳一直牢牢地拽在我手里,所谓“自主”只是一种点缀。记得在通读环节,曾有孩子对贝迪生气后爬到树上的情节很感兴趣,却生生地被我一句“你在其中找到爱了吗”给压了下去。然而,意犹未尽的孩子在后来的选读中仍对此念念不忘,导致活动稍稍偏离了预想的轨道。现在想来,这应该是我早早确定重点导致的必然后果。

  2.主导越位,主体遮蔽。紧接着,一位老师就我最感得意的精读环节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精读是活动的重点,其中三个关键画面是由老师选择的,后来讲述时的自选也是在这三个画面中。这是真正的自主吗?”扪心自问,我想让孩子自主。但我有很多担心:其一,三个关键画面我不出示,孩子们自己能找到吗?万一找不到,我如何实现“体会母子亲情”的情感目标?其二,尽管我的施教对象是大班幼儿,但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我心里没底,我不给出一个范畴,他们会不会离我越来越远或全都浮于浅表?正因为种种担心,才使活动中的自主“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话,主导遮蔽了主体,孩子并没有真正自主。

  我感觉,我走进了一个怪圈:想要践行自主,却抓住自认为更有价值的情感不放;想让孩子自主,却左不放心、右不相信。难道是我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多次思虑之后,我决定重新演绎《愿望树》,以期教学更有效。

  实践二:各会其意,体验思想砥砺的理趣此次,我果断地转换思路,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了孩子。在几番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2013年3月,我第二次公开展示了《愿望树》。

  目标1.在通读故事的基础上,能大胆质疑并主动寻求答案,在质疑和解惑中探索自主阅读的方法。

  2.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和故事的理解,能根据画面细节探究文本内涵、感受故事主旨。

  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故事1.昨天,我们一起看了绘本《愿望树》。通过看书,你知道了故事的哪些内容?

  2.很多小朋友已学会通过看书来了解故事了,但也有一些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着书来讨论小朋友的问题。

  二、幼儿质疑,选择话题1.说一说,你的问题是什么?(幼儿讲述问题,教师逐一用图加文的方式记录、展示。)2.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一次最多只能解决四个问题。到底解决哪些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决定?

  3.幼儿自选方法选出本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并按想解决的问题自然分组。

  三、自主阅读,寻求答案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现在就请小朋友用刚才说的方法试着去书中找一找问题的答案。可以边找边和好朋友讨论。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讨论问题答案。

  四、讲述交流,深入阅读1.分小组说一说,你找到的答案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选择重点画面朗读部分文字。)2.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小结幼儿寻找答案的有效方法及故事主旨。

  ● 案例回放说实话,在活动实施之前我是有些担心的,不知道此次能带给大家什么。但活动过后,热情的同伴及时帮我进行了提炼。联系自身感受,我对第二次实践有了定论:求同存异,各有会意。

  1.质疑与解惑磨砺同行。其实,这次活动的设计思路很简单,即质疑——解惑。由于把更多的自主还给了孩子,因此整个活动基本是由孩子掌控的。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孩子激情四射,信心满满。在解答质疑“为什么煎饼是妈妈送来的”时,除大多数孩子发现了隐藏在11页右下角的妈妈头像外,有孩子还找到第6页作为佐证:贝迪离家后从窗外往里看时,妈妈和弟弟的影子正是做煎饼的动作。如此细致的观察和有逻辑的联想,绝非是老师“教”能得到的。在此问彼答中,孩子们不断思考、寻找、发现,体会着自主阅读的乐趣。

  2.幼幼与师幼多维互动。这一次的执教,我倍感轻松。因为我知道,在这种模式下,我不再是权威,孩子自己完全有释疑的能力。我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点拨和提升。如现场有孩子提出:为什么贝迪白天和弟弟吵架,晚上又和好了?翻看全书后,似乎没有画面能直接解答这个问题。这时有孩子猜测:“贝迪晚上可能忘记吵架的事了。”我及时推进:“贝迪为什么会忘记吵架?”这时,参与讨论该问题的孩子纷纷举起了小手:“贝迪和小动物玩了一会儿就忘记了。”“贝迪坐在自己最喜欢的树上,他就不生气了。”“过了好一会儿了,贝迪又觉得妈妈和弟弟很好了。”无需教师多言,文本的主旨之一——生气了怎么办已了然展现在孩子面前。这种教化的获得是那么自然,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