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兴趣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11日 13:49:37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发觉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如何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呢?

  在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在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积极挖掘幼儿的潜能,从而达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

  一、丰富的观察活动——提供空间。

  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主张:“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

  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天然课堂。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最佳途径。我不仅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还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学习。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明媚的春天,我带着孩子来到园外的草地上,沐浴阳光的普照,聆听鸟儿的呢喃,通过观赏采摘野花,让幼儿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春的气息,这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如在“认识松树”活动中,我组织幼儿在园内寻找松树,看一看松树的外形特征,摸一摸松树的树干和叶子,观察时,问一问“松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劲儿,盯着松树仔细观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松树的叶子尖尖的,象奶奶的缝衣针。”有的说:“松树的叶子是一根一根的,象小刺猬身上的刺。”……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体现了幼儿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虽然回答很幼稚,但却表现出了幼儿对科学的高度热情。 教师有意识地领孩子观察大自然,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学科学。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孩子观察大自然呢?

  1、选择场景,设置提问,增强孩子观察的目的性。

  教师带孩子秋游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富有季节性特征,体现大自然景观的典型场景提出问题,以便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2、由远及近,点面结合,提高孩子的观察的整体性和准确性。

  孩子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现象。家长要教给孩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先让孩子仔细欣赏大自然的全景,然后观察具体的事物和景象,让孩子仔细品味。

  3、通过看、听、闻、摸、说几方面相结合,训练孩子观察的灵活性。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使孩子最大限度地获得大自然的信息。让孩子静静地听听远处的鸟鸣,看看近处湖水的涟漪,闻闻周围草地的清香,说说此时此地的感受等。

  4、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孩子及时巩固所获得的观察信息,增强孩子观察知识的整体性。

  孩子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往往是零散、片面的信息,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进行总结,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回忆,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表现大自然的特征。

  二、有趣的游戏活动——提供材料。

  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到处都是游戏材料。采来的野花,捉来的蟋蟀以及遍地的泥巴、石子都可作为游戏材料。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可以更好的了解材料的特征、作用。我们尝试在玩玩、看看、摸摸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我园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我们把孩子们从室内吸引到户外,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在草地上捉小虫,在花园里闻花香,在泥地上玩泥巴,在树荫下找影子,孩子们尽情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妙。幼儿在拣树叶的过程中,明白了秋天落叶的常识,在拾废纸的时候知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并使幼儿产生要保护自然的意识。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