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合理投放材料,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11日 13:50:18

  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的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

  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能促进幼儿的思考。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材料投放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很多时候教师喜欢演示过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演示去观察学习。例如,学习声音,往往是教师准备一面大鼓,鼓上放个小玩具,教师敲动鼓面,发出声音,并提示幼儿观察小玩具,最后总结振动产生了声音。演示教学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如果能为每个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学习,兴趣与效果都会大不一样。例如,在科学活动“奇妙的镜子变魔术”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大小适合儿童摆弄的可直立的小镜子,幼儿利用镜子或两两相对,或组成三角形或组成长方形或让镜子成锐角,或成钝角或分开,在三三两两的相互摆弄中,幼儿纷纷发现了秘密:有的说,两个镜子对着放,里面有无数个镜子;有的发现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子里照出小木偶更多;有的发现三面镜子放在一起,可以做万花筒。一直到活动结束,幼儿还纷纷尝试摆弄镜子,不仅兴趣高,而且在玩中发现了镜子重复反射的原理。可见,提供便于儿童操作摆弄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兴趣,更能让幼儿变中去探索和发现。

  二、注重材料可变性材料多变,能促进幼儿从变中去探索。例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影子”,教师改变过去只用一台投影仪在讲台上演示讲解的做法,而是将投影仪、手电筒、各种玩具、白纸带作为操作材料,投放到活动中,让儿童自由摆示、操作,儿童可用投影布投影,也可利用室内墙壁投影,还可将白纸平面摆放、竖立摆放,或将白纸或纸板折叠变形作为投影背景。而作为投影物的材料更是可以让儿童任意改变方向,进行演示。儿童在改变投影物方向、改变投影背景形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光源远近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如不同形状的背景会折射出不同形状的影子的科学原理,收到了突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幼儿还收到了探索过程和发现科学原理的喜悦。可见提供可变性强的材料对儿童的探索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相同材料的同中求异相同的材料,对幼儿的思考有了一定的限制。让幼儿跳出限制,利用同种材料去发现不同问题,找出不同方法,这正为幼儿独特的思考提供了机会。例如,在“神奇的蔬菜、花朵”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蔬菜、花朵等植物,让幼儿用不同方法将植物中的颜色取出来,幼儿经过思考后,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法:用石头打、用水泡、用纸擦,并通过亲手操作验证的方法,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取出植物中颜色的多种方法,更学习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的学习方法。

  四、注重多种材料的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方式,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去解决同一问题,也恰恰为幼儿提供了产生与众不同思维的机会。在大班科学活动“让蛋浮起来”中,教师提供了鸡蛋、杯子、纸板、纸、木板等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活动开始时,儿童把蛋直接放入水中,结果蛋沉了下去。这时他们纷纷想办法。有的把蛋放在塑料板上或泡沫板上,再放入水中;有的把蛋放入酒杯竹桶中,用酒杯竹桶的浮力将蛋浮在水面;还有的儿童发现把蛋放在泡沫板上容易滚落水中,又用纸团包鸡蛋,再放在泡沫板上,使蛋浮在水面。最后孩子们在教师投放的材料中发现把蛋放入浓盐水中,也会使蛋浮起来时,真是兴奋极了。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并不是刻意要教给儿童某一种让蛋浮起来的科学原理,而是通过儿童对多种材料的操作,尝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调动了儿童的兴趣,探索欲望也为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产生求异思维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