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1月23日 14:44:16

  2、独占或相互抢夺玩具在家庭中,幼儿处于被照顾地位,特别是独生子女,缺乏同伴间的交往和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跨入幼儿园,独霸一方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常使他们在交往中碰壁。占有欲强,他们不会用语言协商,而是直接用武力争夺玩具,甚至破坏别人搭建好的物体。

  3、反击同伴自我保护意识在幼儿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当他们受到同伴的攻击和伤害时,立即会采取打、咬、破坏等行为反击对方。

  (三)幼儿自身方面:

  1、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时刻能得到他人的关注,否则就会以啼哭、摔东西等攻击性行为来引起成人的注意,从而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2、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不足幼儿社会性成熟不够,自我抑制能力较弱,他们错误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去欺负和控制他人,攻击能提高自尊,避免消极形象,同时攻击行为是有效解决同伴间冲突的方法。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幼儿一系列的攻击性行为。

  3、孩子缺乏共感性教育幼儿的共感能力是指让他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自己的行为,体验这种行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的能力。可设计一个情景,让幼儿来扮演受害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

  (四)社会方面:

  电视媒体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带给孩子们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其积极作用是肯定的。

  但是一些充斥着暴力、绑架、凶杀等事件的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也教会了幼儿发动攻击性行为的技巧和方法。

  影视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教给幼儿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使幼儿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把攻击性行为合理化、经常化,降低了幼儿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

  另外,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来自电脑网络的暴力电子游戏,它是一种刺激的、互动的、需要幼儿及时作出反应的活动。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