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小班教学的优势与必要性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2日 09:24:29

  现行中学教育的弊端是满堂灌师生疲劳战,想让孩子自学为主吧,又不敢放手。很多地区提课改,笔者认为,课改固然重要,但是治标不治本, 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除了一些名校,现在绝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逐步感受到因为计划生育以及人口外流造成的招生生源的萎缩。倡导阳光分班,班级人数不做控制,层次不均又难以统筹兼顾。我们的学生满满当当挤在一间教室,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艰难,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不是想抨击制度的缺陷,而是无奈的呐喊,更多的是理性的呼吁,呼吁我们的学校细分班级,实行小班教学。

  其实小班教学也不是什么新名词,在国外,尤其欧美国家基本都是实行的小班教学。在国内,由于国家人口的密集性等国情,小班教学往往只能在偏远缺乏生源的山区或者校外的辅导班中施行,真正大规模的整体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这其中固然有实际的困难,但是在此倡导小班教学的优势与必要性也是必然的未来趋势。那么究竟优势在哪里,必要性从何谈起,作为一个身兼初中与高中跨年级教学的一线教师,让我带大家一起到教学的实际中去了解一二。

  作为班主任,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家里虽然只有一个孩子,可是自从上了中学,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操的心甚至有疲于奔命之感。其实这种劳累并且不得良好回报的感受,老师们是体会更多更深刻的。从一个班级的整体来看,如果把绝大部分的成绩汇总,可以看到,良好的小学学习基础是进入中学后的有力保障,那些突升突降的情况毕竟少数,对于一个四十人以内的班级来说一般不会超过5个人。但是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也要相信,只要教师教育有方,学生肯下功夫,从进入初中后慢慢捋一捋,还是会有很多惊喜的。但是有一点是惊喜的前提,就是时间的付出,这里所说的时间付出是双方面的,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之后才能开始教学,倘若把动辄几十人所成一班当做教学的流水作业,那么所教育的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承认差异性之后,再把学生分层次分类型,再然后就是因材施教了。这里我们可以发觉,倘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班级,四五十甚至六七十以上,那么分的层次与类型会很多,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以及跟踪辅导中当然也就劳累不堪甚至难以完成任务。我们可以再具体谈一谈教师的正常教学与跟踪辅导,来了解无法完成任务的原因。

  在一堂普通教学课时之后,一般来说,学生的反映情况总体逃不过这三类:完全掌握的,似懂尚有疑惑的,完全不会的。完全掌握的一般来说在后面的作业完成以及考试的检测中往往即是优秀一类,教师的工作可以少做一些,而中间层次的往往最多,也是问题五花八门的一群学生,教师一般在此等学生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最多,这类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考试检测的结果亦是波动较大的。而最后一类的学生,我们普遍感到只有两种原因,要么完全不听课,要么基础过分差,但是如果是刚刚进入初一的孩子,教师们一般都愿意选择不去计较基础地耐心教授,所以只要不是学生自己首先选择放弃,教师都会愿意好好辅导去教一教的。现在我们把刚才所说三类情况再进一步具体到学科来说明教师的工作,笔者将分别以外语与数学这两门学生最容易短板的科目为例。

  先说外语,以简单的背诵一篇短文的检查为例,一般来说,半个小时之内优生基本都能陆续完成。而中等生往往需要耗费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中间不断出现背诵错误以及记忆不熟练返工的情况。一个小时之后,你就能发现还有一群人一直在埋头背诵,但是从未找老师检查过,你不妨走过去具体了解一下,细听之后你会愕然发觉他们读不完整,很多单词读不出来,个别同学甚至在背字母即把课文分解为一个个的字母!此时此刻,若是此类学生不过三五个,大概老师还是愿意花些时间另开一灶,帮这几个同学把"剩饭热热"重授一遍的。但是若是七八十来个甚至更多,那么老师难免力不从心,时间一久,往往被迫放弃。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