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园、家庭对幼儿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4月13日 23:53:18

  幼儿期的个性发展是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处在学前期的儿童需要教师、家长等成人的正确引导,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因此,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要的一课。

  幼儿责任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们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有关的责任。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不少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将来怎么会对家庭,对事业有责任感呢?因此,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要的一课。现在的幼儿,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优裕,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这些孩子的智力并不低,但是成年后却无声无息,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在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激烈的21世纪,我们的孩子就更应该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责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因此,责任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化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和才智的充分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的作用。

  一、从身边做起,让孩子明确责任感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责任感。我从《词典》中得知,"责任感是指自觉地把份内事做好的心情,也说责任心。"我们加以细分,即责任感分为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主人翁责任感等。孩子因年龄及阅历等种种原因理解能力不是很强,这样的读解,孩子们不但不易接受,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所以我们老师或家长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使孩子知道: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教育孩子爱幼儿园、爱集体、爱家、关心家人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在幼儿园,尊敬老师、爱护同伴、收拾玩具与学习用品;在家里,帮着爸爸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有责任感的表现等等。总而言之,要培养孩子责任感,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有什么责任,责任感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性

  育儿专家认为:责任感是幼儿最主要的五种品质之一,教师是施教者和引导者,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家长是主导者。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动手做事。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上的责任心难以确立,那么将来他走向社会就难以具备社会的责任心。可见家务劳动是培养责任感的最好时机。所以父母要把引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当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教育来进行。例如,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抹桌子、扫地,平时,孩子用的小手绢、穿的小袜子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照顾老人;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帮家里买一些小物品等。当然,做得好及时给予表扬,可以激发孩子做家务的欲望,更能让孩子在家务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种形式,让孩子有了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得孩子融入到父母的劳动中,责任感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三、榜样示范,让孩子形成责任感

  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教师不仅是他们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也是他们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他们会从父母、同伴、教师及其他人身上学习。作为成人,应当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孩子会取得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在学习中,孩子会学习、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成人的经验、阅历及良好的行为能力在关键时刻引导幼儿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往往是通过观察身边的成人来进行学习的,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如何关心别人、同情别人、做人要诚实守信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否则不仅使孩子不信服成人所阐释的一切行为准则,失去对成人的尊敬和信任,甚至有时还会模仿成人的某些不良行为。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