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6月08日 23:29:03

  三、启发点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辅垫导向的辅助作用。"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教歌曲《小树叶》活动中,有个别幼儿在演唱"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理可害怕"边唱边笑,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应该用伤心、可怜的表情来唱,而是让幼儿讨论:如果你离开了妈妈,你的心理会感到怎样?你平时很害怕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的?幼儿在我的点拨下,通过自己的进一步领悟,很自然地用上了适当的表情。就如《纲要》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放手让幼儿去想象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表现的自由,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大胆地表达,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时,请幼儿说说怎样唱演歌曲,有的幼儿说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因为柳树在春风中摇摆好象在跳舞;有的幼儿说柳树在温暖的阳光下发芽成长很快乐要活泼愉快地演唱……我觉得只要给幼儿空间,他们也会象柳树一样茁壮成长。

  四、给不同幼儿自由创作表现的机会,满足其主动学习的需要、增强其主动学习的信心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音乐的演唱、演奏是极富个性魅力的。教师必须对音乐的美有充分的感受、认识和欣赏能力,了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和特点,把握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允许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以他自己个人化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才会充分尊重幼儿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才不会以自己主观的、惟一的、以成人为中心的"好"和"不好"的模式化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幼儿的艺术表现,更不会以此作为惟一的准绳去要求、甚至苛求幼儿。总之,如果我们无视幼儿音乐能力表现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无视音乐表现的个性差异,要求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都达到整齐划一的地步和水平,不仅违反了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更有可能扼杀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音乐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演唱形式的机会;给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内容的机会;给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的机会;给幼儿自由结伴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同一首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同时个体的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接纳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在情感体验中增强参与学习的信心。如:我班的吕学艺小朋友,很主动地参加创编,但由于他的节奏感较差及长得较肥胖,他每次表演唱时,都会节奏不稳而且动作不协调,效果较不理想。针对这样孩子,我首先采取接纳的态度,不拿他来与别的小朋友们相比,而是主动接近他,并针对他那认真学习的态度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探讨与实践》林至元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对"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王 皓

  4、《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楼必生 屠美如

  5、《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吴跃跃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