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培养小班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6月15日 11:47:30

  【摘  要】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小班孩子对数学初步的数概念是:以幼儿对物体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 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一、创设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使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翁。

  创设安全的探究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条件。集体教学是孩子们的主要阵地,集体教学中师幼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情绪,师生情感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因素。教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要把每次的讲台当作自己的舞台。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愉悦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使幼儿形成求知的心理愿望,发自内心去得到某种东西的状态。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把幼儿当作听话筒、收音机,幼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为此,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幼儿,尊重、理解和宽容幼儿,以朋友的口语和孩子们交谈,以夸张的语言调动气氛。数学游戏活动对小班来说比较枯燥,因为3岁左右的幼儿注意力可连续集中大约5分钟左右。为此,在数学活动之前,我准备一些小魔术、手指游戏,身体游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在数学活动《水果在那里》中,幼儿对方位比较生疏,我利用家长资源,为宝宝准备不同的水果,果然,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们对本节活动兴趣特别浓。孩子们整齐的将水果放在自己的面前,当我说"把苹果放在头上",孩子们迅速地将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之后,我趁热打铁,这时机可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及方位的灵活性,我对宝宝说:水果很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情绪调动起来了,他们个个把水果放在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与同伴一起分享,"我的水果在什么地方"的游戏。这样孩子们既掌握了方位又能使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设疑激趣,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孩子心中的吸引力,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设置问题情境,常常边设疑边解惑,发散幼儿思维,千方百计从幼儿的身心内部把活力调动起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从幼儿的脚步出发,围绕教学的目的、热情鼓励幼儿疑问,激励幼儿大胆探索问题,使幼儿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想问,把幼儿引导到自觉参与学习上面来。如《可爱的图形》数学游戏中,我首先给孩子们讲讲我自编的图形故事,让孩子们先通过大脑回忆图形的模样之后,在认识图形的名称,再请孩子在食物、物体中寻找藏起来的图形,幼儿很感兴趣,在快乐中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同时我还组织幼儿玩图形游戏,我向幼儿提供自己自制的半成品,让孩子通过感官发现缺少了什么?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把激情带到游戏中,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游戏使幼儿开拓了思维,引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活动区,发展幼儿的自立学习。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

  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数学教学要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利用幼儿在园活动时间长,自主活动时间多的因素,精心设置数学活动区,让幼儿通过在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拼拼乐》区玩一玩、摆一摆、拼一拼等自主探索性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实践操作能力。如我在数学区,我设置一些几何图形,让幼儿利用它们自由地进行拼图、摆弄。开始幼儿的拼图、摆弄是没有形状意识和规则的,操作探索了一些时日,幼儿慢慢地懂得了有形状有规则地摆拼几何图形。再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懂得了从美观的角度把几何图形的颜色和形状搭配起来进行拼图,拼出来的图形越来越有模有样,也越来越漂亮了。又如,在数学区提供一些《喂娃娃》(教师自制)首先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先学会、数数,懂得数量、大和小、颜色不同等,然后再进行匹配。达到动手动脑协调能力,探索游戏的乐趣。设置数学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对感知教学活动的乐趣,还能在不断的摸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数学游戏渗透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也会对它不再陌生,那么,在操作中孩子脸上显出自主的表情。只有幼儿在数学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才能主动探索数学游戏的奥妙,幼儿才能自主学习,一物多玩,同时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