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6月18日 23:37:43

  如何对待这类隔代抚养的幼儿,也是我们应该多多关注的问题。这类幼儿的行为方式上表现的与其他幼儿不同,可能比较强势,也可能比较胆小。对于比较胆小的幼儿我们要给与跟多的关心,多拥抱他们,多亲吻他们,这会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对于那些像童佳乐这样比较强势的小朋友,我们要跟他讲道理,三四岁的幼儿一般还是比较听老师话的。在他们与别的幼儿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制止,必要的时候采用行为矫正中的隔离术,把他们隔离在一次活动之外,如不遵守就加重隔离的时间。这是针对比较爱打架,不遵守纪律幼儿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总之,隔代儿童是我们应该多加以关注的。

  在家庭中,幼儿的爷爷奶奶也应该明白,不能过分宠爱幼儿。应让幼儿多与自己的父母交流。而且爷爷奶奶也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认识幼儿,教育幼儿。

  3、体罚式教育下幼儿的心理健康

  上个月"狼爸"萧百佑备受大家关注。萧百佑的四个孩子在他的毒打中有三个孩子考上北大。那么,";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狼爸"教育模式真的值得推崇吗?在我们班级中也有使用这种比较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家长,孩子你不听话就打一顿。我们说,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你是她父母就有资格打的。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违反法律的。幼儿美好的童年只有一次,而萧百佑同志以牺牲幼儿的天性和快乐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成功欲望,我认为这种行为是自私的,也是可耻的。这种体罚式教育下幼儿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时期家庭过分的放任和挫折都会使儿童固定在某一阶段并产生人格的损害。在儿童期,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的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的态度。采用惩罚、过分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的子女就可能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有资料表明,儿童精神症状如遗尿、厌食等神经功能障碍;情绪易变、恐惧、怯生等情绪障碍;咬指甲、扯头发等不良习惯;攻击性、破坏性等行为问题不同程度地与体罚式教育环境有直接关系。

  对于这类幼儿,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学校教育中不重复家庭教育中的暴力,教育中以正强化为主。尊重幼儿的人格,用心关注幼儿,感受幼儿。在家访中,也应告知父母体罚式教育的危害。

  总之,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多得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有家庭环境、隔代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等。家庭中,最好有安全、民主、温馨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