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珠心算教学对促进幼儿智能发展的实践与思考(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6月26日 00:35:53

  二、珠心算教学与智能开发的教学实践

  1、珠心算课的基本课型的分析

  经过广泛的实践和交流、研讨,我们把珠心算课大体分为四类:①新授型。即以传授新知为主;②技能训练型。主要以练习为主,如指法练习,刚开始,幼儿正确拨珠,若指法正确,幼儿珠算速度就会很快,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大拇指加1,食指减1,……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加6,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减6……"的方法,让幼儿反复练习,这样为学习珠算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出题目、说要求,检查指法掌握情况,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戏型。游戏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学中以游戏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幼儿兴趣,又培养了幼儿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学累了,就教他们做游戏。如手指童谣、手指游戏,使幼儿有放松的时间,也可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准备;④竞赛型。在指导幼儿学习珠心算的过程中,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有教师的监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在于如何使幼儿回到家里,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练习?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充分利用幼儿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首先是一对一的练习,即幼儿和幼儿,为使幼儿因为比赛双方的水平相差太大老是输给对方而失去兴趣,我在配对时特地选择水平相差不太大的一对幼儿做对手,这样可以增加比赛的对抗和激烈程度。此外,还选择男、女比赛,师生比赛等,并鼓励优胜者,奖励小红花一朵或小贴画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们为获得荣誉而自发地在课后进行练习。

  2、珠心算课的基本结构的分析

  珠心算课以练为主,而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显然无法集中30分钟。通过反复研究、听课、实践,我们把一堂课一般分作三段,即两节小课和课间游戏过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进行新授或实际拨珠,第三段进行珠心算,中间一个数学游戏相连接。这样改革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3、珠心算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①珠心算课要体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必须坚持兴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即培养幼儿兴趣,同时也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通过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注意设置情境激趣、教师示范要到位,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②珠心算课是以幼儿为主的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案设计、课堂引导上。应以幼儿为主,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全新课堂模式。

  ③珠心算课是以练为主的课。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并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练、同方对练、找对手练、游戏练、分组练……

  ④注重个体差异。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对每个幼儿的程度了如指掌,对与能力较强的,让他们算稍难得,如2位数7组相加减,每当幼儿算对,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珠心算教学对促进幼儿智能开发存在的不足

  珠心算学习是让幼儿运用珠像运动计算,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对幼儿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珠心算学习幼儿按照一定的模式计算,对幼儿定量思维、推理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思维的发散训练显得不足。而珠心算的学习中幼儿的学习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客观环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数学学习,应使幼儿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有所收获。珠心算学习对幼儿解计算题无疑是有好处的,珠心算学习按一定方法去练习,对幼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有较大局限的。幼儿在较长时间内是不能改变算法,这对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探索、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问题解决的反思意识培养方面更是不足,同时也是开发幼儿智能存在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珠心算学习中,幼儿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进了幼儿思维锻炼。所以,珠心算教学不仅仅是一项计算技能的练习,他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多种器官的协调动作,促进大脑的良性教育,培养幼儿"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气质,有效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