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策略的研究(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07日 00:08:25

  4.创设不同的环境、背景和情境,支持幼儿的拓展活动。

  分享阅读注重"分享",这种"分享"的意味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还体现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包括各种活动的不同背景。

  读本《小蚂蚁》,我根据读本内容,设计了与之相符的物品,有:毛线、故事书、废旧纸捏成的剩饭粒、废旧硬纸板剪成的饼干,用儿童伞装饰成的蘑菇伞、废旧彩色纸剪成的花瓣。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仿佛身临其境,再现读本,运用读本中的句式"我们拉不动妈妈的毛线"、"我们搬得动弟弟的剩饭粒"、"下雨时,我们撑起了蘑菇伞" ……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记得还有一次,小朋友阅读完"小小的和大大的"这本读本后,我用大大小小的盒子精心设计了一个游戏"礼物",让幼儿一次一次猜测盒子中有什么?大盒子中出现了小盒子,互相比较大小,再次猜测,结果呈现了更小的盒子,小朋友们兴奋的发现,之前的那个小盒子,变成了大盒子,以此类推,最后盒子中的礼物也有大大小小的,幼儿在摸、猜、说等系列活动过程中充分理解了大。这种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也让孩子学会了经验迁移,他们也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用一些废旧盒子、已有区角材料进行游戏再加工,变成自己的游戏材料。这正是读本之后的游戏拓展活动,让幼儿更快的学会了经验迁移。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自发的创设背景及游戏环境呢!如:幼儿阅读完"谁能浮在水上",就自发的在区角活动时,在水龙头那边自主探索"沉和浮"的游戏,试验探索后的发现让他们非常的激动,那种发现的语言也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了。

  5.开展不同形式的小书制作活动,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身边的照片、废旧图书、树叶等多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图书制作,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图书,如:树叶书、连环画书、折叠书、钥匙扣书、立体书、台历书……并进行自由讲述,他们在相互介绍、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经验,发展了语言。

  6.不同读本内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拓展活动。

  "分享阅读"的读本每个年龄段、每个学期都有一套教材,每套教材有18本读本。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每本读本组织活动、拓展活动的时间是雷同的。在分析读本、对照班级特点和孩子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我就针对不同读本、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拓展活动。

  来自于读本的第一层拓展。如:小班时,拓展活动"花宝宝找朋友"就是由读本出发的第一层拓展活动。这是由小班读本"三个小朋友"拓展而来的,读本中的数字在小朋友的身上,"花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中,那些数字都跑到了花的身上,结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对数的概念都初步的印象,但是缺乏数物的匹配概念),就组织幼儿阅读花园大背景,在帮助"花宝宝"找数量对应的同伴的时候,让幼儿充分理解和表现,在游戏活动中和同伴分享快乐,增加数概念。

  一个系列的多层拓展活动。这个系列除了学习活动,还有非正规活动。如:"种子开花"这本读本,孩子们在阅读中对"种子开花"的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去挖泥、将种子种进泥土、每天浇水、观察记录等等,系列活动之后,有了发现,孩子们不约而同的互相交流着、教师在这基础上组织集体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次集体活动之后,教师再次把读本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种子开花"的过程了,幼儿也真正理解了书面语言的内涵,运用更加自如了。幼儿在此过程中,体验、感受、观察、交流、合作……

  在读本中有许多关于"运动"的内容,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幼儿学习需要为基点,通过材料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活动目的。有"说运动、看运动、做运动"等层次,小班时让他们感受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中班时丰富幼儿对运动项目的认知,大班时让幼儿能运用读本句式进行仿编著,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幼儿在拓展活动中表现是积极、主动、愉悦的。

  总之,分享阅读拓展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内容,凡儿童能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在分享阅读拓展学习中丰富、延伸儿童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从而使阅读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出版的"分享阅读"的整套教材。

  2.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吴立[FS:PAGE]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小学语言教学研究》  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