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议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21日 10:05:41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部分,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我们农村,许多家庭教育观念还很滞后,平时和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或者直接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幼儿教育只是挣钱过程中的装饰品。长期如此,许多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严重阻碍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调查表明,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关注和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其启蒙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一、培养农村幼儿的自信心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农村幼儿由于受其家庭教育的影响,大都存在着内向、胆小的性格特征,这种现象体现在园内学习各类活动中就是不会说、不愿说、不肯说。听家长说,有的幼儿在家里和家人交流沟通语言表达很流利,可到了园内就是不愿说。因此,只有消除幼儿胆小、自卑的心理,让他们拥有自信,才能让幼儿张口说话,说出自己的想法,逐渐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从以下方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1、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大都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在非正式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班的杨文超小朋友,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每次他拿了材料以后,就选择在活动室的一角玩,而且都能较快地根据材料的意思完成操作,有时他也会自己轻声地说说玩的过程。为了让他能更大胆地说,我就经常有意地靠近他,鼓励他去讲一讲,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多给他们一个笑容、一个抚摸、都将成为让幼儿说话的一把金钥匙。因为非正式活动中没有外在的压力,几次下来,他慢慢地会主动地跟我说。于是,我又让他试着说给旁边的同伴听,几周下来,我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是一直以来不敢说。

  2、准备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

  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如幼儿在盖瓶盖子活动中,开始反复找盖子盖在瓶子上,逐个盖完后,又会拧开,后又一一盖上,以后完成后会将多出的瓶子还给老师,或将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师要盖子,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多出来了"或是叫"少掉了,少掉了。"3、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二、正式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

  幼儿数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

  在农村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并逐步使幼儿养成愿说、学说、乐说的习惯。

  1、利用农村资源设计主题活动,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在农村,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大班多元整合教材中有一个《清清小河水》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个主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把幼儿带到了幼儿园附近的一条小河边,那是一条不流动的死河,河面漂浮着垃圾、树叶,河水散发出一阵阵恶臭味。孩子刚来到小河边就喊起来了:"臭死了""脏死了"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引导孩子们围绕"河水为什么这么脏"进行实地观察。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到了原因:是人们往河里乱仍垃圾、排放污水造成的。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由于有了实地观察的经验和感受,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重点来说,因此讨论得很激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