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别让你的“爱”变成孩子将来发展的绊脚石(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31日 01:06:26

  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父母对孩子却是相当溺爱的,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抱着孩子的大人;在商场里处处会遇到哭着要买这买那的小皇帝们:在有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见几个大人拿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有一位老师曾亲眼见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批评她,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亲孩子之后,目送孩子走进学校……总之,父母们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父母很少给孩子独立办事的机会,有的家长认为,我什么都替孩子干了,就是爱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了自然就会了:有的家长对孩子做事不放心,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什么都替孩子做。就是这样的教育之下,才造成了大多数孩子依赖性强,也是造成种种负面问题的原因。马卡连柯在他的著名教育诗中有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日本心理学家山上俊郎把这种“可怕礼物”称之为“过度教育”,并指出:这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依赖心理的根源。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很小就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就不会喊着让父母给他喂饭穿衣了,如果父母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他们以后就会懂得怎样很好的保护自己;如果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在早期就形成了对挫折、失败的正确认知及应对的态度方法,理解生与死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那么一切悲剧也就不会发生。所以成人们对孩子的关心是必要的,但是事无巨细统统包揽,这对孩子不仅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是一种可怕的爱。

  因此,作为父母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因为独立性是孩子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意大利蒙台梭利经过研究提出孩子自身有很大的潜力,就像植物一样是能够自长的,教育者只需给他提供环境和条件。所以她提出教育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一旦孩子能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孩子内部的各种潜能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蒙台梭利的观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老是什么都代替孩子?就是因为我们把孩子看成是无能的。

  事实上,孩子要求自己做事在3岁左右是非常普遍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凡是都要看一看,做一做,看见大人洗衣服,就把手伸进水盆里跟着洗,看见大人扫地,也到处找扫把,明明还不会叠衣服,却偏偏要自己来……,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表现,对此,家长们要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否则,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孩子们的依赖性形成以后在妄想补救,那就十分困难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鲜事:一个3岁半入托的幼儿竟不会“吃”东西!原来,那幼儿的家长和保姆一直将给他吃的东西作成液体倒入奶瓶让他吸食。这种将食物嚼烂的“反”喂养的方法,错过了最佳的咀嚼、吞咽。

  所以,不要把你的孩子想象的那么软弱、怯懦、脆弱,也不要受亲情的驱使,丧失了理智而“心太软”,当孩子不可避免地要经受困难和痛苦时,孩子还没有怎么样,家长却早已无法忍受了。你的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难、战胜痛苦,相反,只能增加孩子的恐慌,怯懦和软弱。需孩子坚强,勇敢,家长还是“心硬”一点好。在孩子经受困难、磨难和痛苦时,“离开你的孩子”,让他自己直面人生,独立的棉队困难和痛苦,经受锻炼和考验!

  古人云:“寄言之身者,勿学柔弱苗。”它告诫我们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不要像那些依附攀缘的寄生植物,经不起风雨的侵袭,而是像独立向上的小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傲立挺拔的参天大树,而我们需要的也正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孩子。华服美食不是爱,包揽替代也不是爱,让我们放开孩子的手脚,收拢起庇护幼儿的羽翼,“逼”他吃苦受累,使他们在磨砺煎熬中成长以至成材。

  参考文献:《幼教博览》2000年1月、《家庭教育》2003年2月。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