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小班自觉整理玩具的具体策略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31日 18:27:4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舍得给孩子买玩具却忽视了教育孩子如何整理玩具,孩子不懂得爱惜、保管和整理玩具,想玩就要,玩过了就扔,有的孩子不是砸就是摔,本来好好的玩具最后就变成了一堆垃圾,还有的孩子玩完玩具后不知道收拾,最后是家长整理。孩子到了幼儿罗也是这样,捡这个扔哪个,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孩子的整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能形成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家园合作  小班  自觉整理  策略

  不管在家里还是幼儿园,玩具都是幼儿的最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孩子对于玩具,往往是只顾玩耍却不注意收拾、整理,经常是玩到哪里扔到哪儿,一片狼籍。然而目前许多的小班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相应的认识、做法也是五花八门:有认为孩子还太小,先代劳一阵也无妨;有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可做,没必与孩子计较;甚至还有家长干脆是啥都不管,完全放任自流,家中的玩具也是“唾手可得。”上述种种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整理能力的低下和整理习惯的缺失!幼儿园注重的是孩子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孩子整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首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是为他们以后能自立于生活奠定基础,使其终生受益,幼儿期是培养整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锻炼,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儿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基础。如何让小班幼儿轻松而自觉地收拾玩具呢?下面就谈谈家园合作培养小班自觉整理玩具的策略:

  策略一   提高家长的认识

  家长往往以为孩子小,整理起来也不像样,还是自己整理快,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收拾玩具的习惯,如果“习惯成自然”那是非常可怕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是也。而孩子3-5岁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幼儿整理的能力首先改变家长的观念。

  1、整理的意义

  家长培养孩子整理能力从哪里起步?着眼点在什么地方?这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在指导家长培养的方法前,作为指导者首先应该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整理能力,即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阐述清楚,鉴于这样的指导方案,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培养孩子整理能力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还从三方面向家长介绍培养方法:第一,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整理能力的培养;第二,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整理能力的培养;第三,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让家长指导任何教育只有家园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会后,家长之间做好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妙计。

  2、指导的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在培养孩子整理能力是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于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以游戏的口吻及形式多样的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

  方法一“拟人法”,告诉家长培养小班孩子必须以游戏的口吻,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孩子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比如在收拾整理玩具时,可这样对孩子说:“积木宝宝、图书宝宝很累了,他们想回家休息了,请孩子把它送回家。”“瞧,汽车被‘站’在外面,雨下得很大,它会生病的。”孩子感兴趣了,孩子自己收拾的习惯很快养成了。

  方法二“苦肉计”,家长不妨试试趁小家伙不注意时,故意摔跤,哎呀一声坐在地上,小家伙闻声很快地跑过来问:“妈妈怎么了?”故意说“不知道踩到什么东西摔跤了……哎呀……疼死了……呀……这不是你的玩具吗?”懂事的孩子会满脸愧疚,也许会改掉不整理玩具的坏习惯。

  方法三“冷处理”,孩子玩了之后,他没有收拾玩具习惯,家长也不要急着整理,让玩具撒在地上,你趁他不在家时,把他最喜欢的玩具藏一两样,等他玩时找不到,然后告诉他不整理玩具的后果,也许孩子能认识到乱扔的坏习惯,这时,再和他一起收拾,放回原处,先陪同整理再慢慢放手让他自己整理。

  3、针对性的指导

  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整理能力运用什么方法和形式,要看不同家长的情况,不同孩子的情况,我们组织了家长会,通过现场讨论,情境表演,调查问卷等形式,让家长辨析在培养孩子整理能力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明确对孩子进行整理能力的培养,既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由于教师指导顺应家长,急家长所急,因而每次指导活动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策略二  适量适当地选择玩具

  孩子的游戏离不开玩具,但并非常越多越好,在同一段时间里,如果玩具过多,特别是小班幼儿,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什么也玩不开,给孩子选择玩具要适量,并非多多益善。因此,应根据孩子的需要,主动为孩子选择玩具,每次给孩子一部分玩具,剩下的收起来,玩厌了再拿新的,这样常玩常新,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收拾。同时,玩具得来太容易,孩子一旦得不到新的满足时,就会发脾气、甩玩具,逐渐形成任性、自私,不爱惜劳动成果,不考虑成人感受和依赖成人整理玩具等性格缺陷。过多的玩具容易使孩子的兴趣不能持久,玩着这样,想着那样,对什么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过多的玩具还对于小班低龄幼儿刚刚学习整理玩具,会产生无从下手,望而却步,也会产生焦急、不耐烦的心里,一听到收玩具就会产生恐惧的心里,这么多的玩具何时收完。所以家园共同有选择地给孩子选择玩具的具体做法: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