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小班自觉整理玩具的具体策略(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31日 18:27:44

  2、选个管理者

  幼儿通过以上的策略已经养成会整理的习惯,在家里家长可以一对一督促整理的情况,而在幼儿园活动区角有很多,每一个区角进去的人也不少,孩子玩后知道要整理玩具,可整理后区角看起来还是很乱。在实践中摸索改进玩法,我们采用简单易懂图文制定区域规则,每次进区必须知道规则,确定玩的人员分角色,如娃娃家制定挂饰画有爸爸、妈妈、孩子、客人,在这区角中爸爸是当家人,一切要听爸爸的,再明确爸爸的责任,如果那一个不听爸爸,当家有权换人,从此娃娃家在爸爸的管理下,玩具摆放整齐,活动也变的井然有序,孩子也玩得开心。再如玩具店分老板、售货员等。一个小小的管理员给我们老师减轻了工作的负担,老师不用每次埋头整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管理员都是在角色中也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孩子喜欢,同时当管理员也可以锻炼幼儿能力的发展。

  3、分类整理

  小班在我们循循善诱学会整理,其实整理中包含许多的学问,就看我们和家长如何处理。在家家长为孩子提供放置玩具的地方,如柜子、架子、箱子、纸盒之类。放玩具处以幼儿能够随意取放为宜,不能太高。家长应指导幼儿整理玩具的方法,收拾玩具并不是将所有的玩具堆放在一起,而是将玩具井然有序地分类放置。大型的玩具可以放在下层,较小的形象玩具用塑料袋包装后放在上层。不同类型的玩具如串珠、拼板、棋类等可分装不同纸盒内以便取用。有了家长一对一地引导幼儿,幼儿在这基础上我们老师可以把课堂的知识贯穿进去,我们按标记整理,如以颜色、形状分类,对小班幼儿来说,从中认识了颜色、形状,既整理了玩具,又学习,也提高幼儿的兴趣。这些标志我们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带回家贴也行,在幼儿园贴也行,孩子看着自己做的标志整理起来会有劲。“玩中学,学中玩”更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所以家长和老师一点要把握好学习的机会。

  总之,幼儿学会整理玩具的过程,就包含了培养幼儿有始有终、认真做事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分类整理物品的系统观念和爱美的情操等多种教育因素。经过家园共同努力下,劲往一处使,水滴石穿,久而久之,幼儿会有了一定的责任心,逐渐把整理玩具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有很大的动力,所以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能形成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整理习惯对幼儿以后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新世界出版社   关鸿羽

  [2]《学前教育》  中华新闻出版社    2007年3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2002年

  [4]《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博主编    2003年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