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如何创设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8月31日 18:28:20

  1、遵循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改革中,“师道尊严”已经渐渐地被“师生平等”所代替,在自主学习中,我们遵循平等共建的原则,创设一个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人文氛围,使孩子在同样的机遇、同样的受关注中,一起学习、进步。教师不但要放低自己,还要心中放着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和主体矛盾,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引导。在活动过程中,当孩子获得一些个体的经验、认知的基础时,应通过共同交流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认识与同伴交流,从而达成一个自己和同伴愿意和能够接受的感念,重新构建自己的认识,。在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他人的评价和暗示将引导某人朝着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与成人相比,幼儿有更强的可塑性,因此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语、行动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2、做好幼儿引导者

  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既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也不偏向于某一个孩子的想法,耐心地给予孩子相互磨合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孩子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点拨者,在孩子的学习遇到障碍时,提供一些材料,建议一些行动,使孩子跨越障碍,克服困难,继续学习。著名教育家爱默森也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研究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就是一种爱的效应,早已充分证实了爱心给教育带来的积极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能酿造出幼儿良好的情绪,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大班“吹泡泡”活动时,有些孩子得出大管子能吹出大泡泡,小管子能吹出小泡泡时,教师没作肯定和否定,只是让孩子吹吹看,结果发现刚才的孩子得出结论并不十分正确,最后,孩子通过反复试吹,得出泡泡的大小与泡泡液的多少、吹的速度等等都有关系。

  3、关注幼儿的发展

  孩子的主动能力是在可供选择的环境中渐渐养成的。当材料和环境无法满足孩子时,孩子的自主性较弱,自主学习的水平也是比较低下的,我们应该这样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活动的失败而否定孩子,应该为孩子的再次尝试创设材料环境,提供成功机会,应该尽力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多地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知识可能对孩子的将来也许没多大用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却使孩子终生受用。因此,在孩子的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不急不躁地为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发展。

  因此,活动中我们一直把幼儿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教师则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尊重他们的主动行为,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承认他们的独到之处,并随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地活动。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教育学.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3]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2002年第

  4期

  [4]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2003年第6期

  [5]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

  教育.2004年第6期

  [6]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2005年第

  12期

  [7]张燕.杨爱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第1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年3月

  [8]张燕.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第1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