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化策略(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01日 21:16:24

  二、同化幼儿品德标准

  心理学告诉我们: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将幼儿品德标准整合到幼儿认知结构中或着改变幼儿认知结构,教师的教育就起到“内化”的作用。其策略:

  1、加强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使幼儿品德、行为得到同化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按一定标准对他们进行教育。

  入园:教育幼儿会用礼貌用语,“早上好”“爸爸、妈妈再见”。高高兴兴进活动室或玩游戏。

  上课:教育幼儿认真听讲不做少动作,同伴发言要认真听,表演发言要积极争取等。

  游戏:教育幼儿要乐意与同伴合作,有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等。

  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饭前洗手,独立进餐,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等习惯。

  午睡:教育幼儿睡前脱衣盖被,迅速入睡,睡后把被折叠整齐。

  离园: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并与老师告别。

  2、榜样示范、角色体验,促品德、行为同化。

  榜样示范是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榜样的示范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幼儿品德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影响。榜样示范来各个方面:幼儿园里,主要是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家庭里,是孩子模仿对象;社会上,电视、网络、书籍中的正面人物故事和形象对孩子的感化作用,都会对品德、行为起到同化作用。

  角色体验是当前发挥德育功能的一种新方法。其作用是在一定的情景中扮演某个角色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感受、理解和感悟。如扮演一个教师,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是如何不顾自己安危抢救学生的故事中的角色。扮演结束时,学生哭了,她被感染哭了。

  3、评价促成幼儿园品德、行为同化

  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幼儿某一方面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定。其性质就具有同化作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我们当教师的不能用好与差、对与错来评定。评定幼儿品德和行为的程度,发展性评价是关键。因为幼儿品德发展需要较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所以教师要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

  4、暗示是强化幼儿品德、行为同化的特殊方式

  暗示同化是指用含蓄的语言或举动使人领会。教师的暗示能直接地告诉幼儿应该做或不应该做。其特点是“不露声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孩子不守纪律时,教师把头一摇,他就立即坐好。当一个孩子把跌倒在地另一个孩子扶起来时,教师的微笑就是对这个孩子的肯定。暗示能让幼儿心领神会,并容易。实践证明恰当运用暗示,有着强化幼儿品德、行为同化效果。

  三、强化幼儿品德行为

  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是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幼儿的品德形成,需要不断地演练和强化。教师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应从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多以儿童化的方法强化幼儿品德行为。

  1、导行法

  导行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在明理基础上,使儿童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语言导行无法使他们理解,但是,他们喜爱效仿,也善于效仿。因此,用典型的人和事进行导行,则更能激发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尝试学习的热情。如:一把拖把横在地上,许多人经过都没有给扶起来,只有杨祖海小朋友主动地去扶起来。我马上在班上把经过讲了一遍,并进行表扬。过一会儿有孩子会悄悄地拾起地上的垃圾,把卫生洁具摆放整齐。

  2、玩中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活动载体。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这一载体,将品德养成巧妙融入游戏规则中,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在玩中学习、养成,效果更佳。如,玩“过家家”游戏,使孩子知道家庭的角色与分工,体验到爸爸、妈妈的辛劳。

  3、在每日生活中强化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教师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幼儿的品德教育就会得到强化。因为反复演练是直接强化。

  4、承担责任

  成功需要分享,而责任也需要承担。培养责任意识是品德养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责任虽然带有惩罚味道,但与惩罚手段有着本质区别。“惩罚”是有意识要求当事人承担后果;承担责任是在明理基础上承担后果,其目的是增强孩子责任感。如,损坏公共财物,就要照价赔赏。如乱涂乱画损坏环境,就要让幼儿或幼儿家长恢复原状等。使他们在分担责任时明确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起到强化作用。

  5、反复提醒

  反复提醒可以起到直接强化作用。虽然带有唠叨味道,但在强化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教育效率不高,但是教师经常用的方法。对规范行为上,有着控制作用。如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在游戏活动中,在外出春游时,教师经常提醒要怎样怎样,不能这样这样。使幼儿在老师的语言提醒下,不断强化品德养成。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